韓翃的詩詞(共170首)

韓翃簡介

韓翃頭像

韓翃,唐代詩人。字君平,南陽(今河南南陽)人。是“大歷十才子”之一。天寶13年(754)考中進士,寶應年間在淄青節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從事,后隨侯希逸回朝,閑居長安十年。建中年間,因作《寒食》詩被唐德宗所賞識,因而被提拔為中書舍人。韓翃詩筆法輕巧,寫景別致,在當時傳誦很廣。

1 《寒食/寒食日即事》 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唐詩三百首寒食節典故諷刺

2 《宿石邑山中》 唐·韓翃

浮云不共此山齊,山靄蒼蒼望轉迷。
曉月暫飛高樹里,秋河隔在數峰西。

3 《宿石邑山中》 唐·韓翃

浮云不共此山齊,山靄蒼蒼望轉迷。
曉月暫飛高樹里,秋河隔在數峰西。

寫山寫景

4 《酬程延秋夜即事見贈》 唐·韓翃

長簟迎風早,空城澹月華。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節候看應晚,心期臥亦賒。
向來吟秀句,不覺已鳴鴉。

唐詩三百首酬答寫景

5 《章臺柳·寄柳氏》 唐·韓翃

章臺柳,章臺柳,顏色青青今在否?
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攀折他人手。
(版本一)
章臺柳,章臺柳,往日依依今在否?
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攀折他人手。

柳樹寫人懷戀

6 《同題仙游觀》 唐·韓翃

仙臺初見五城樓,風物凄凄宿雨收。
山色遙連秦樹晚,砧聲近報漢宮秋。
疏松影落空壇靜,細草香閑小洞幽。
何用別尋方外去,人間亦自有丹丘。

唐詩三百首游歷向往

7 《送客貶五溪》 唐·韓翃

南過猿聲一逐臣,回看秋草淚沾巾。
寒天暮雪空山里,幾處蠻家是主人。

贈別

8 《贈李翼》 唐·韓翃

王孫別舍擁朱輪,不羨空名樂此身。
門外碧潭春洗馬,樓前紅燭夜迎人。

9 《送客之江寧》 唐·韓翃

春流送客不應賒,南入徐州見柳花。
朱雀橋邊看淮水,烏衣巷里問王家。
千閭萬井無多事,辟戶開門向山翠。
楚云朝下石頭城,江燕雙飛瓦棺寺。

贈別贊美友人

10 《少年行》 唐·韓翃

千點斕斒玉勒驄,青絲結尾繡纏騣.鳴鞭曉出章臺路,葉葉春衣楊柳風。

11 《送齊山人歸長白山》 唐·韓翃

舊事仙人白兔公,掉頭歸去又乘風。
柴門流水依然在,一路寒山萬木中。

怨婦懷人

12 《送客還江東》 唐·韓翃

不妨高臥順流歸,五兩行看掃翠微。
鼯鼠夜喧孤枕近,曉避客船飛。
一壺先醉桃枝簟,百和初熏苧布衣。
君到新林江口泊,吟詩應賞謝玄暉。

13 《看調馬》 唐·韓翃

鴛鴦赭白齒新齊,晚日花中散碧蹄。
玉勒斗回初噴沫,金鞭欲下不成嘶。

14 《家兄自山南罷歸獻詩敘事》 唐·韓翃

時輩已爭先,吾兄未著鞭。
空嗟鑷須日,猶是屈腰年。
不以殊方遠,仍論水地偏。
襄橙隨客路,漢竹引歸船。

15 《送夏侯校書歸上都》 唐·韓翃

后輩傳佳句,高流愛美名。
青春事賀監,黃卷問張生。
暮雪重裘醉,寒山匹馬行。
此回將詣闕,幾日諫書成。

16 《魯中送魯使君歸鄭州》 唐·韓翃

城中金絡騎,出餞沈東陽。
九月寒露白,六關秋草黃。
齊謳聽處妙,魯酒把來香。
醉后著鞭去,梅山道路長。

17 《送張渚赴越州》 唐·韓翃

白面誰家郎,青驪照地光。
桃花開綬色,蘇合借衣香。
暮雪連峰近,春江海市長。
風流似張緒,別后見垂楊。

18 《送故人歸魯》 唐·韓翃

魯客多歸興,居人悵別情。
雨馀衫袖冷,風急馬蹄輕。
秋草靈光殿,寒云曲阜城。
知君拜親后,少婦下機迎。

19 《贈別崔司直赴江東兼簡常州獨孤使君》 唐·韓翃

愛君青袍色,芳草能相似。
官重法家流,名高墨曹吏。
春衣淮上宿,美酒江邊醉。
楚酪沃雕胡,湘羹糝香餌。

20 《送李明府赴滑州》 唐·韓翃

渭城寒食罷,送客歸遠道。
烏帽背斜暉,青驪踏春草。
酒醒孤燭夜,衣冷千山早。
去事沈尚書,應憐詞賦好。

21 《河上寄故人》 唐·韓翃

河流曉天,濮水清煙。
日暖昆吾臺上,春深顓頊城邊。
鶯聲亂啁鵠□,花片細點龍泉。
西望情人早至,猶應得醉芳年。

22 《題玉真觀李秘書院》 唐·韓翃

白云斜日影深松,玉宇瑤壇知幾重。
把酒題詩人散后,華陽洞里有疏鐘。

戰爭

23 《江南曲(一作李益詩)》 唐·韓翃

長樂花枝雨點銷,江城日暮好相邀。
春樓不閉葳蕤鎖,綠水回通宛轉橋。

送別

24 《送康洗馬歸滑州》 唐·韓翃

腰佩雕弓漢射聲,東歸銜命見雙旌。
青絲玉勒康侯馬,孟水金堤滑伯城。
臘雪夜看宜縱飲,寒蕪晝獵不妨行。
懷君又隔千山遠,別后春風百草生。

25 《贈王隨》 唐·韓翃

青云自致晚應遙,朱邸新婚樂事饒。
飲罷更憐雙袖舞,試來偏愛五花驕。
帳里爐香春夢曉,堂前燭影早更朝。
更說球場新雨歇,王孫今日定相邀。

女子

26 《送金華王明府》 唐·韓翃

縣舍江云里,心閑境又偏。
家貧陶令酒,月俸沈郎錢。
黃蘗香山路,青楓暮雨天。
時聞引車騎,竹外到銅泉。

27 《送戴迪赴鳳翔幕府》 唐·韓翃

青春帶文綬,去事魏征西。
上路金羈出,中人玉箸齊。
當歌酒萬斛,看獵馬千蹄。
自有從軍樂,何須怨解攜。

28 《送海州姚別駕》 唐·韓翃

少年為長史,東去事諸侯。
坐覺千閭靜,閑隨五馬游。
行人楚國道,暮雪郁林州。
他日知相憶,春風海上樓。

29 《題蘇許公林亭(一作錢起詩)》 唐·韓翃

平津東閣在,別是竹林期。
萬葉秋聲里,千家落照時。
門隨深巷靜,窗過遠鐘遲。
客舍苔生處,依依又賦詩。

30 《贈別華陰道士》 唐·韓翃

紫府先生舊同學,腰垂彤管貯靈藥。
恥論方士小還丹,好飲仙人太玄酪。
芙蓉山頂玉池西,一室平臨萬仞溪。

詠物牡丹隱喻

31 《贈別王侍御赴上都》 唐·韓翃

翩翩馬上郎,執簡佩銀章。
西向洛陽歸鄠杜,回頭結念蓮花府。
朝辭芳草萬歲街,暮宿春山一泉塢。

32 《贈兗州孟都督》 唐·韓翃

少年親事冠軍侯,中歲仍遷北兗州。
露冕寧夸漢車服,下帷常討魯春秋。
后齋草色連高閣,事簡人稀獨行樂。

送別離別

33 《送李司直赴江西使幕》 唐·韓翃

斂版辭漢廷,進帆歸楚幕。
三江城上轉,九里人家泊。
好酒近宜城,能詩謝康樂。
雨晴西山樹,日出南昌郭。

34 《相和歌辭·江南曲》 唐·韓翃

長樂花枝雨點消,江城日暮好相邀。
春樓不閉葳蕤鎖,綠水回通宛轉橋。

登高寫景懷古

35 《留題寧川香蓋寺壁》 唐·韓翃

愛遠登高塵眼開,為憐蕭寺上經臺。
山川誰識龍蛇蟄,天地自迎風雨來。
柳放寒條秋已老,雁搖孤翼暮空回。
何人會得其中事,又被殘花落日催。

抒情

36 《梁城贈一二同幕》 唐·韓翃

五營河畔列旌旗,吹角鳴鼙日暮時。
曾是信陵門下客,雨回相吊不勝悲。

37 《寄裴鄆州》 唐·韓翃

烏紗靈壽對秋風,悵望浮云濟水東。
官樹陰陰鈴閣暮,州人轉憶白頭翁。

38 《送客之潞府》 唐·韓翃

官柳青青匹馬嘶,回風暮雨入銅鞮.佳期別在春山里,應是人參五葉齊。

39 《漢宮曲二首(第二首一作李益詩)》 唐·韓翃

五柞宮中過臘看,萬年枝上雪花殘。
綺窗夜閉玉堂靜,素綆朝穿金井寒。
家在長陵小市中,珠簾繡戶對春風。
君王昨日移仙仗,玉輦迎將入漢宮。

40 《贈張千?!?唐·韓翃

蓬萊闕下是天家,上路新回白鼻騧.急管晝催平樂酒,春衣夜宿杜陵花。

樂府抒情聯想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秋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