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賀的詩詞(共317首)

李賀簡介

李賀頭像

李賀(約公元791年-約817年),字長吉,漢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后裔。有“詩鬼”之稱,是與“詩圣”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有《雁門太守行》、《李憑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詩風轉變期的一個代表者。他所寫的詩大多是慨嘆生不逢時和內心苦悶,抒發對理想、抱負的追求;對當時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和人民所受的殘酷剝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壓城城欲摧”,“雄雞一聲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李賀的詩作想象極為豐富,經常應用神話傳說來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稱他為“鬼才”,“詩鬼”,創作的詩文為“鬼仙之辭”。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后,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李賀長期的抑郁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辭去奉禮郎回昌谷,27歲英年早逝。

1 《雁門太守行》 唐·李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向日 一作:向月)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塞上 一作:塞土)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初中古詩樂府擬古邊塞戰爭

2 《馬詩二十三首·其五》 唐·李賀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邊塞寫景詠物寫馬戰爭

3 《李憑箜篌引》 唐·李賀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云頹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

音樂想象

4 《南園十三首·其五》 唐·李賀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地名愛國勵志

5 《將進酒》 唐·李賀

琉璃鐘,琥珀濃,小槽酒滴真珠紅。
烹龍炮鳳玉脂泣,羅幃繡幕圍香風。
吹龍笛,擊鼉鼓;皓齒歌,細腰舞。
況是青春日將暮,桃花亂落如紅雨。
勸君終日酩酊醉,酒不到劉伶墳上土。

樂府宴飲諷喻人生

6 《金銅仙人辭漢歌》 唐·李賀

魏明帝青龍元年八月,詔宮官牽車西取漢孝武捧露盤仙人,欲立置前殿。
宮官既拆盤,仙人臨載,乃潸然淚下。
唐諸王孫李長吉遂作《金銅仙人辭漢歌》。
茂陵劉郎秋風客,夜聞馬嘶曉無跡。

離別懷古感傷

7 《夢天》 唐·李賀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樓半開壁斜白。
玉輪軋露濕團光,鸞珮相逢桂香陌。
黃塵清水三山下,更變千年如走馬。
遙望齊州九點煙,一泓海水杯中瀉。

夢游想象月宮哲理

8 《苦晝短》 唐·李賀

飛光飛光,勸爾一杯酒。
吾不識青天高,黃地厚。
唯見月寒日暖,來煎人壽。
食熊則肥,食蛙則瘦。

議論

9 《馬詩二十三首·其四》 唐·李賀

此馬非凡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猶自帶銅聲。

寫馬抒懷懷才不遇

10 《致酒行》 唐·李賀

零落棲遲一杯酒,主人奉觴客長壽。
主父西游困不歸,家人折斷門前柳。
吾聞馬周昔作新豐客,天荒地老無人識。
空將箋上兩行書,直犯龍顏請恩澤。

懷才不遇飲酒抒懷

11 《南園十三首》 唐·李賀

花枝草蔓眼中開,小白長紅越女腮。
可憐日暮嫣香落,嫁與春風不用媒。
(其一)
宮北田塍曉氣酣,黃桑飲露窣宮簾。
長腰健婦偷攀折,將喂吳王八繭蠶。

寫景抒情田園生活組詩

12 《馬詩二十三首》 唐·李賀

龍脊貼連錢,銀蹄白踏煙。
無人織錦韂,誰為鑄金鞭。
臘月草根甜,天街雪似鹽。
未知口硬軟,先擬蒺藜銜。

抒懷懷才不遇

13 《蘇小小墓》 唐·李賀

幽蘭露,如啼眼。
無物結同心,煙花不堪剪。
草如茵,松如蓋。
風為裳,水為佩。
油壁車,夕相待。
冷翠燭,勞光彩。
西陵下,風吹雨。

寫鬼寫景抒情

14 《蘇小小歌/蘇小小墓》 唐·李賀

幽蘭露,如啼眼。
無物結同心,煙花不堪剪。
草如茵,松如蓋。
風為裳,水為佩。
油壁車,夕相待。
冷翠燭,勞光彩。
西陵下,風吹雨。

古體懷人

15 《天上謠》 唐·李賀

天河夜轉漂回星,銀浦流云學水聲。
玉宮桂樹花未落,仙妾采香垂佩纓。
秦妃卷簾北窗曉,窗前植桐青鳳小。
王子吹笙鵝管長,呼龍耕煙種瑤草。
粉霞紅綬藕絲裙,青洲步拾蘭苕春。
東指羲和能走馬,海塵新生石山下。

神話想象

16 《馬詩二十三首·其一》 唐·李賀

龍脊貼連錢,銀蹄白踏煙。
無人織錦韂,誰為鑄金鞭。

寫馬抒懷懷才不遇

17 《竹》 唐·李賀

入水文光動,抽空綠影春。
露華生筍徑,苔色拂霜根。
織可承香汗,裁堪釣錦鱗。
三梁曾入用,一節奉王孫。

感慨

18 《李憑箜篌引》 唐·李賀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云頹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

音樂想象

19 《馬詩二十三首·其八》 唐·李賀

赤兔無人用,當須呂布騎。
吾聞果下馬,羈策任蠻兒。

寫馬憤慨懷才不遇

20 《馬詩二十三首·其二》 唐·李賀

臘月草根甜,天街雪似鹽。
未知口硬軟,先擬蒺藜銜。

寫馬贊美品格

21 《塞下曲》 唐·李賀

胡角引北風,薊門白于水。
天含青海道,城頭月千里。
露下旗濛濛,寒金鳴夜刻。
蕃甲鎖蛇鱗,馬嘶青冢白。
秋靜見旄頭,沙遠席羈愁。
帳北天應盡,河聲出塞流。

樂府邊塞

22 《馬詩二十三首·其三》 唐·李賀

忽憶周天子,驅車上玉山。
鳴騶辭鳳苑,赤驥最承恩。

寫馬憤慨懷才不遇

23 《昌谷讀書示巴童》 唐·李賀

蟲響燈光薄,宵寒藥氣濃。
君憐垂翅客,辛苦尚相從。

失意傷懷感激

24 《老夫采玉歌》 唐·李賀

采玉采玉須水碧,琢作步搖徒好色。
老夫饑寒龍為愁,藍溪水氣無清白。
夜雨岡頭食蓁子,杜鵑口血老夫淚。
藍溪之水厭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斜山柏風雨如嘯,泉腳掛繩青裊裊。
村寒白屋念嬌嬰,古臺石磴懸腸草。

貧困凄涼

25 《秋來》 唐·李賀

桐風驚心壯士苦,衰燈絡緯啼寒素。
誰看青簡一編書,不遣花蟲粉空蠹。
思牽今夜腸應直,雨冷香魂吊書客。
秋墳鬼唱鮑家詩,恨血千年土中碧。

悲秋寫鬼抒情

26 《美人梳頭歌》 唐·李賀

西施曉夢綃帳寒,香鬟墮髻半沉檀。
轆轤咿啞轉鳴玉,驚起芙蓉睡新足。
雙鸞開鏡秋水光,解鬟臨鏡立象床。
一編香絲云撒地,玉釵落處無聲膩。

女子

27 《開愁歌》 唐·李賀

秋風吹地百草干,華容碧影生晚寒。
我當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謝如枯蘭。
衣如飛鶉馬如狗,臨歧擊劍生銅吼。
旗亭下馬解秋衣,請貰宜陽一壺酒。
壺中喚天云不開,白晝萬里閑凄迷。
主人勸我養心骨,莫受俗物相填豗。

秋天飲酒抒懷

28 《七夕》 唐·李賀

別浦今朝暗,羅帷午夜愁。
鵲辭穿線月,花入曝衣樓。
天上分金鏡,人間望玉鉤。
錢塘蘇小小,更值一年秋。

七夕節思念

29 《馬詩二十三首·其二十三》 唐·李賀

武帝愛神仙,燒金得紫煙。
廄中皆肉馬,不解上青天。

借古諷今寫馬寓人

30 《春坊正字劍子歌》 唐·李賀

先輩匣中三尺水,曾入吳潭斬龍子。
隙月斜明刮露寒,練帶平鋪吹不起。
蛟胎皮老蒺藜刺,鸊鵜淬花白鷴尾。
直是荊軻一片心,莫教照見春坊字。
挼絲團金懸簏簌,神光欲截藍田玉。
提出西方白帝驚,嗷嗷鬼母秋郊哭。

詠劍

31 《浩歌》 唐·李賀

南風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吳移海水。
王母桃花千遍紅,彭祖巫咸幾回死?
青毛驄馬參差錢,嬌春楊柳含緗煙。
箏人勸我金屈卮,神血未凝身問誰?

春天寫景抒懷

32 《高軒過》 唐·李賀

韓員外愈皇甫侍御湜見過因而命作

華裾織翠青如蔥,金環壓轡搖玲瓏。
馬蹄隱耳聲隆隆,入門下馬氣如虹。

訪友寫人敘事贊頌

33 《野歌》 唐·李賀

鴉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銜蘆鴻。
麻衣黑肥沖北風,帶酒日晚歌田中。
男兒屈窮心不窮,枯榮不等嗔天公。
寒風又變為春柳,條條看即煙濛濛。

敘事抒懷懷才不遇憤懣豪邁

34 《南園》 唐·李賀

方領蕙帶折角巾,杜若已老蘭苕春。
南山削秀藍玉合,小雨歸去飛涼云。
熟杏暖香梨葉老,草梢竹柵鎖池痕。
鄭公鄉老開酒尊,坐泛楚奏吟招魂。

35 《馬詩二十三首·其十》 唐·李賀

催榜渡烏江,神騅泣向風。
君王今解劍,何處逐英雄?

寫馬抒懷懷才不遇

36 《秦王飲酒》 唐·李賀

秦王騎虎游八極,劍光照空天自碧。
羲和敲日玻璃聲,劫灰飛盡古今平。
龍頭瀉酒邀酒星,金槽琵琶夜棖棖。
洞庭雨腳來吹笙,酒酣喝月使倒行。

寫人諷喻

37 《馬詩二十三首·其十八》 唐·李賀

伯樂向前看,旋毛在腹間。
只今掊白草,何日驀青山?

寫馬憤慨懷才不遇

38 《南山田中行》 唐·李賀

秋野明,秋風白,塘水漻漻蟲嘖嘖。
云根苔蘚山上石,冷紅泣露嬌啼色。
荒畦九月稻叉牙,蟄螢低飛隴徑斜。
石脈水流泉滴沙,鬼燈如漆點松花。

秋天寫景

39 《牡丹種曲》 唐·李賀

蓮枝未長秦蘅老,走馬馱金斸春草。
水灌香泥卻月盤,一夜綠房迎白曉。
美人醉語園中煙,晚華已散蝶又闌。
梁王老去羅衣在,拂袖風吹蜀國弦。
歸霞帔拖蜀帳昏,嫣紅落粉罷承恩。
檀郎謝女眠何處?樓臺月明燕夜語。

牡丹

40 《唐兒歌(杜豳公之子)》 唐·李賀

頭玉磽磽眉刷翠,杜郎生得真男子。
骨重神寒天廟器,一雙瞳人剪秋水。
竹馬梢梢搖綠尾,銀鸞睒光踏半臂。
東家嬌娘求對值,濃笑畫空作唐字。
眼大心雄知所以,莫忘作歌人姓李。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秋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