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詩詞(共19首)

曹操簡介

曹操頭像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漢族。東漢末年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締造者,其子曹丕稱帝后,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詩歌,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并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開啟并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史稱建安風骨,魯迅評價其為“改造文章的祖師”。同時曹操也擅長書法,尤工章草,唐朝張懷瓘在《書斷》中評其為“妙品”。

1 《步出夏門行·觀滄?!?兩漢·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古詩三百首初中古詩樂府寫景抒情抱負

2 《短歌行》 兩漢·曹操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古詩三百首樂府抒情寓理

3 《龜雖壽/神龜雖壽》 兩漢·曹操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騰 一作:螣)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古詩三百首初中古詩詠志哲理

4 《蒿里行》 兩漢·曹操

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兇。
初期會盟津,乃心在咸陽。
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
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

古詩三百首樂府戰爭憂國憂民

5 《冬十月》 魏晉·曹操

孟冬十月,北風徘徊,天氣肅清,繁霜霏霏。
鵾雞晨鳴,鴻雁南飛,鷙鳥潛藏,熊羆窟棲。
錢镈停置,農收積場。
逆旅整設,以通賈商。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冬天寫景人民生活

6 《苦寒行》 魏晉·曹操

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
羊腸坂詰屈,車輪為之摧。
樹木何蕭瑟,北風聲正悲。
熊羆對我蹲,虎豹夾路啼。

行軍艱難同情

7 《薤露》 魏晉·曹操

惟漢廿二世,所任誠不良。
沐猴而冠帶,知小而謀強。
猶豫不敢斷,因狩執君王。
白虹為貫日,己亦先受殃。

樂府感嘆悼念

8 《善哉行 其一》 魏晉·曹操

古公亶甫,積德垂仁。
思弘一道,哲王于豳。

太伯仲雍,王德之仁。

9 《秋胡行 其一》 魏晉·曹操

晨上散關山,此道當何難!
晨上散關山,此道當何難!
牛頓不起,車墮谷間。
坐磐石之上,彈五弦之琴。

10 《善哉行 其二》 魏晉·曹操

自惜身薄祜,夙賤罹孤苦。
既無三徙教,不聞過庭語。

其窮如抽裂,自以思所怙。

11 《度關山》 魏晉·曹操

天地間,人為貴。
立君牧民,為之軌則。
車轍馬跡,經緯四極。
黜陟幽明,黎庶繁息。

12 《步出夏門行 艷》 魏晉·曹操

云行雨步,超越九江之皋。
臨觀異同,心意懷?豫,不知當復何從?
經過至我碣石,心惆悵我東海。

13 《秋胡行 其二》 魏晉·曹操

愿登泰華山,神人共遠游。
愿登泰華山,神人共遠游。
經歷昆侖山,到蓬萊。
飄遙八極,與神人俱。

14 《步出夏門行 土不同》 魏晉·曹操

鄉土不同,河朔隆冬。
流澌浮漂,舟船行難。
錐不入地,蘴(fēng)
藾(lài)
深奧。
水竭不流,冰堅可蹈。
士隱者貧,勇俠輕非。
心常嘆怨,戚戚多悲。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15 《氣出唱》 魏晉·曹操

游君山,甚為真。
崔嵬砟硌,爾自為神。
乃到王母臺,金階玉為堂,芝草生殿旁。
東西廂,客滿堂。
主人當行觴,坐者長壽遽何央。
長樂甫始宜孫子。
常愿主人增年,與天相守。

16 《氣出唱》 魏晉·曹操

駕六龍,乘風而行。
行四海,路下之八邦。
歷登高山臨溪谷,乘云而行。
行四海外,東到泰山。

17 《氣出唱》 魏晉·曹操

華陰山,自以為大。
高百丈,浮云為之蓋。
仙人欲來,出隨風,列之雨。
吹我洞簫,鼓瑟琴,何訚訚!

18 《陌上?!?魏晉·曹操

駕虹霓,乘赤云,登彼九疑歷玉門。
濟天漢,至昆侖,見西王母謁東君。
交赤松,及羨門,受要秘道愛精神。
食芝英,飲醴泉,柱杖桂枝佩秋蘭。

19 《短歌行》 魏晉·曹操

周西伯昌,懷此圣德。
三分天下,而有其二。
修奉貢獻,臣節不隆。
崇侯讒之,是以拘系。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秋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