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干的詩詞(共378首)

方干簡介

方干頭像

方干(809—888)字雄飛,號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長律詩,清潤小巧,且多警句。其詩有的反映社會動亂,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發懷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懷。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會稽,歸葬桐江。門人相與論德,謚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遺詩370余篇,編成《方干詩集》傳世?!度圃姟肪幱蟹礁稍?卷348篇。宋景佑年間,范仲淹守睦州,繪方干像于嚴陵祠配享。

1 《元日·晨雞兩遍報》 唐·方干

晨雞兩遍報更闌,刁斗無聲曉漏干。
暖日映山調正氣,東風入樹舞殘寒。
軒車欲識人間感,獻歲須來帝里看。
才酌屠蘇定年齒,坐中惟笑鬢毛斑。

2 《春日》 唐·方干

春去春來似有期,日高添睡是歸時。
雖將細雨催蘆筍,卻用東風染柳絲。
重霧已應吞海色,輕霜猶自剉花枝。
此時野客因花醉,醉臥花間應不知。

3 《早春》 唐·方干

運行元化不參差,四極中華共一時。
正氣才隨灰律變,殘寒便被柳條欺。
冰融大澤朝陽覺,草綠陳根夜雨知。
不信風光疾于箭,年來年去變霜髭。

4 《月》 唐·方干

桂輪秋半出東方,巢鵲驚飛夜未央。
海上風云搖皓影,空中露氣濕流光。
斜臨戶牖通宵燭,回照階墀到曉霜。
庾亮恃才高更逸,方聞墨翰已成章。

5 《柳》 唐·方干

搖曳惹風吹,臨堤軟勝絲。
態濃誰為識,力弱自難持。
學舞枝翻袖,呈妝葉展眉。
如何一攀折,懷友又題詩。

6 《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 唐·方干

舉目縱然非我有,思量似在故山時。
鶴盤遠勢投孤嶼,蟬曳殘聲過別枝。
涼月照窗攲枕倦,澄泉繞石泛觴遲。
青云未得平行去,夢到江南身旅羈。

寫景思鄉感傷

7 《山中》 唐·方干

愛山卻把圖書賣,嗜酒空教僮仆賒。
只向階前便漁釣,那知枕上有云霞。
暗泉出石飛仍咽,小徑通橋直復斜。

8 《牡丹》 唐·方干

不逢盛暑不沖寒,種子成叢用法難。
醉眼若為拋去得,狂心更擬折來看。
凌霜烈火吹無艷,裛露陰霞曬不干。
莫道嬌紅怕風雨,經時猶自未凋殘。

9 《題君山》 唐·方干

曾于方外見麻姑,聞說君山自古無。
元是昆侖山頂石,海風吹落洞庭湖。

寫山想象

10 《除夜》 唐·方干

玉漏斯須即達晨,四時吹轉任風輪。
寒燈短燼方燒臘,畫角殘聲已報春。
明日便為經歲客,昨朝猶是少年人。
新正定數隨年減,浮世惟應百遍新。

肖像寫人喝酒

11 《中秋月》 唐·方干

涼霄煙靄外,三五玉蟾秋。
列野星辰正,當空鬼魅愁。
泉澄寒魄瑩,露滴冷光浮。
未折青青桂,吟看不忍休。

12 《送從兄郜/韋郜/途中別孫璐》 唐·方干

道路本無限,又應何處逢。
流年莫虛擲,華發不相容。
野渡波搖月,空城雨翳鐘。
此心隨去馬,迢遞過千峰。

離別歲月

13 《衢州別李秀才》 唐·方干

千山紅樹萬山云,把酒相看日又曛。
一曲驪歌兩行淚,更知何處再逢君。

14 《題報恩寺上方》 唐·方干

來來先上上方看,眼界無窮世界寬。
巖溜噴空晴似雨,林蘿礙日夏多寒。
眾山迢遞皆相疊,一路高低不記盤。
清峭關心惜歸去,他時夢到亦難判。

友情

15 《山中》 唐·方干

散拙亦自遂,粗將猿鳥同。
飛泉高瀉月,獨樹迥含風。
果落盤盂上,云生篋笥中。
未甘明圣日,終作釣漁翁。

16 《除夜》 唐·方干

永懷難自問,此夕眾愁興。
曉韻侵春角,寒光隔歲燈。
心燃一寸火,淚結兩行冰。
煦育誠非遠,陽和又欲升。

17 《采蓮》 唐·方干

采蓮女兒避殘熱,隔夜相期侵早發。
指剝春蔥腕似雪,畫橈輕撥蒲根月。
蘭舟尺速有輸贏,先到河灣賭何物。
才到河灣分首去,散在花間不知處。

詠史懷古諷刺

18 《杜鵑花》 唐·方干

未問移栽日,先愁落地時。
疏中從間葉,密處莫燒枝。
郢客教誰探,胡蜂是自知。
周回兩三步,常有醉鄉期。

19 《新月》 唐·方干

入夜天西見,蛾眉冷素光。
潭魚驚釣落,云雁怯弓張。
隱隱臨珠箔,微微上粉墻。
更憐三五夕,仙桂滿輪芳。

20 《秋夜》 唐·方干

度鴻驚睡醒,欹枕已三更。
夢破寂寥思,燈殘零落明。
空窗閑月色,幽壁靜蟲聲。
況是離鄉久,依然無限情。

敘事友誼感慨懷才不遇

21 《贈錢塘湖上唐處士》 唐·方干

我愛君家似洞庭,沖灣潑岸夜波聲。
蟾蜍影里清吟苦,舴艋舟中白發生。
常共酒杯為伴侶,復聞紗帽見公卿。
莫言舉世無知己,自有孤云識此情。

22 《送鄭臺處士歸絳巖》 唐·方干

榮啟先生挾琴去,厭尋靈勝憶巖棲。
白猿垂樹窗邊月,紅鯉驚鉤竹外溪。
慣采藥苗供野饌,曾書蕉葉寄新題。
古賢猶愴河梁別,未可匆匆便解攜。

23 《贈處州段郎中》 唐·方干

幸見仙才領郡初,郡城孤峭似仙居。
杉蘿色里游亭榭,瀑布聲中閱簿書。
德重自將天子合,情高元與世人疏。
寒潭是處清連底,賓席何心望食魚。

24 《題寶林寺禪者壁(山名飛來峰)》 唐·方干

邃巖喬木夏藏寒,床下云溪枕上看。
臺殿漸多山更重,卻令飛去即應難。

25 《思江南》 唐·方干

昨日草枯今日青,羈人又動望鄉情。
夜來有夢登歸路,不到桐廬已及明。

26 《送僧歸日本》 唐·方干

四極雖云共二儀,晦明前后即難知。
西方尚在星辰下,東域已過寅卯時。
大海浪中分國界,扶桑樹底是天涯。
滿帆若有歸風便,到岸猶須隔歲期。

27 《思桐廬舊居便送鑒上人》 唐·方干

莫道東南路不賒,思歸一步是天涯。
林中夜半雙臺月,洲上春深九里花。
綠樹繞村含細雨,寒潮背郭卷平沙。
聞師卻到鄉中去,為我殷勤謝酒家。

28 《題新竹》 唐·方干

青苔劚破植貞堅,細碧竿排郁眼鮮。
小鳳凰聲吹嫩葉,短蛟龍尾裊輕煙。
節環膩色端勻粉,根拔秋光暗長鞭。
怪得入門肌骨冷,綴風黏月滿庭前。

樂府邊塞

29 《石門瀑布》 唐·方干

奔傾漱石亦噴苔,此是便隨元化來。
長片掛巖輕似練,遠聲離洞咽于雷。
氣含松桂千枝潤,勢畫云霞一道開。
直是銀河分派落,兼聞碎滴濺天臺。

邊塞戰爭

30 《贈天臺葉尊師》 唐·方干

莫見平明離少室,須知薄暮入天臺。
常時愛縮山川去,有夜自攜星月來。
靈藥不知何代得,古松應是長年栽。
先生暗笑看棋者,半局棋邊白發催。

31 《和剡縣陳明府登縣樓》 唐·方干

郭里人家如掌上,檐前樹木映窗欞。
煙霞若接天臺地,分野應侵婺女星。
驛路古今通北闕,仙溪日夜入東溟。
彩衣才子多吟嘯,公退時時見畫屏。

32 《贈孫百篇》 唐·方干

御題百首思縱橫,半日功夫舉世名。
羽翼便從吟處出,珠璣續向筆頭生。
莫嫌黃綬官資小,必料青云道路平。
才子風流復年少,無愁高臥不公卿。

33 《同蕭山陳長官縣樓登望》 唐·方干

坐看南北與西東,遠近無非禮義中。
一縣繁花香送雨,五株垂柳綠牽風。
寒濤背海喧還靜,驛路穿林斷復通。
仲叔受恩多感戀,裴回卻怕酒壺空。

34 《海石榴》 唐·方干

亭際夭妍日日看,每朝顏色一般般。
滿枝猶待春風力,數朵先欺臘雪寒。
舞蝶似隨歌拍轉,游人只怕酒杯干。
久長年少應難得,忍不叢邊到夜觀。

邊塞生活

35 《新正》 唐·方干

蓽門惆悵內,時節暗來頻。
每見新正雪,長思故國春。
云西斜去雁,江上未歸人。
又一年為客,何媒得到秦。

寫景抒情

36 《路支使小池》 唐·方干

兒童戲穿鑿,咫尺見津涯。
蘚岸和纖草,松泉濺淺沙。
光含半床月,影入一枝花。
到此無醒日,當時有習家。

37 《歲晚苦寒》 唐·方干

地氣寒不暢,嚴風無定時。
挑燈青燼少,呵筆尺書遲。
白兔沒已久,晨雞僵未知。
佇看開圣歷,喧煦立為期。

38 《閏春》 唐·方干

冪冪復蒼蒼,微和傍早陽。
前春寒已盡,待閏日猶長。
柳變雖因雨,花遲豈為霜。
自茲延圣歷,誰不駐年光。

39 《酬故人陳乂都》 唐·方干

遠別那無夢,重游自有期。
半年鄉信到,兩地赤心知。
坐久吟移調,更長硯結凘.文人才力薄,終怕阿戎欺。

40 《滁上懷周賀》 唐·方干

就枕忽不寐,孤懷興嘆初。
南譙收舊歷,上苑絕來書。
暝雪細聲積,晨鐘寒韻疏。
侯門昔彈鋏,曾共食江魚。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秋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