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說的詩詞(共304首)

張說簡介

張說頭像

張說(667年~730年) 唐代文學家,詩人,政治家。字道濟,一字說之。原籍范陽(今河北涿縣),世居河東(今山西永濟),徙家洛陽。

1 《幽州夜飲》 唐·張說

涼風吹夜雨,蕭瑟動寒林。
正有高堂宴,能忘遲暮心?
軍中宜劍舞,塞上重笳音。
不作邊城將,誰知恩遇深!

邊塞寫景

2 《蜀道后期》 唐·張說

客心爭日月,來往預期程。
秋風不相待,先至洛陽城。

抒情秋風

3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 唐·張說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見孤峰水上浮。
聞道神仙不可接,心隨湖水共悠悠。

送別

4 《鄴都引》 唐·張說

君不見魏武草創爭天祿,群雄睚毗相馳逐。
晝攜壯士破堅陣,夜接詞人賦華屋。
都邑繚繞西山陽,桑榆汗漫漳河曲。
城郭為墟人代改,但見西園明月在。

詠史懷古

5 《欽州守歲》 唐·張說

故歲今宵盡,新年明旦來。
愁心隨斗柄,東北望春回。

6 《詠瓢》 唐·張說

美酒酌懸瓢,真淳好相映。
蝸房卷墮首,鶴頸抽長柄。
雅色素而黃,虛心輕且勁。
豈無雕刻者,貴此成天性。

詠物

7 《恩制賜食于麗正殿書院宴賦得林字》 唐·張說

東壁圖書府,西園翰墨林。
誦詩聞國政,講易見天心。
位竊和羹重,恩叨醉酒深。
緩歌春興曲,情竭為知音。

宴會抒懷

8 《和尹從事懋泛洞庭》 唐·張說

平湖一望上連天,林景千尋下洞泉。
忽驚水上光華滿,疑是乘舟到日邊。

9 《春雨早雷》 唐·張說

東北春風至,飄飄帶雨來。
拂黃先變柳,點素早驚梅。
樹藹懸書閣,煙含作賦臺。
河魚未上凍,江蟄已聞雷。
美人宵夢著,金屏曙不開。
無緣一啟齒,空酌萬年杯。

10 《奉和圣制太行山中言志應制》 唐·張說

六龍鳴玉鑾,九折步云端。
河絡南浮近,山經北上難。
羽儀映松雪,戈甲帶春寒。
百谷晨笳動,千巖曉仗攢。

11 《九日進茱萸山詩五首》 唐·張說

家居洛陽下,舉目見嵩山。
刻作茱萸節,情生造化間。
黃花宜泛酒,青岳好登高。
稽首明廷內,心為天下勞。

12 《元朝(一作幽州元日)》 唐·張說

今歲元日樂,不謝往年春。
知向來心道,誰為昨夜人。

13 《奉和圣制千秋節宴應制》 唐·張說

五德生王者,千齡啟圣人。
赤光來照夜,黃云上覆晨。
??h銜恩久,朝章獻舞新。
高居帝座出,夾道眾官陳。

14 《相州山池作》 唐·張說

嘗懷謝公詠,山水陶嘉月。
及此年事衰,徒看眾花發。
觀魚樂何在,聽鳥情都歇。
星漢流不停,蓬萊去難越。
鄴中秋麥秀,淇上春云沒。
日見塵物空,如何靜心闕。

15 《蜀路二首》 唐·張說

云埃夜澄廓,山日曉晴鮮。
葉落蒼江岸,鴻飛白露天。
磷磷含水石,冪冪覆林煙。
客心久無緒,秋風殊未然。

16 《唐封泰山樂章·舒和》 唐·張說

六鐘翕協六變成,八佾徜徉八風生。
樂九韶兮人神感,美七德兮天地清。

17 《唐封泰山樂章·壽和》 唐·張說

皇祖嚴配,配享皇天。
皇皇降嘏,天子萬年。

18 《醉中作》 唐·張說

醉后樂無極,彌勝未醉時。
動容皆是舞,出語總成詩。

19 《清夜酌》 唐·張說

秋陰士多感,雨息夜無塵。
清樽宜明月,復有平生人。

20 《奉宇文黃門融酒》 唐·張說

圣德垂甘露,天章下大風。
又乘黃閣賞,愿作黑頭公。

21 《奉蕭令嵩酒并詩(已下三首,俱賜宴東堂作)》 唐·張說

樂奏天恩滿,杯來秋興高。
更蒙蕭相國,對席飲醇醪。

22 《奉和圣制潼關口號應制》 唐·張說

天德平無外,關門東復西。
不將千里隔,何用一丸泥。

23 《聞雨》 唐·張說

窮冬萬花匝,永夜百憂攢。
危戍臨江火,空齋入雨寒。
斷猿知屢別,嘶雁覺虛彈。
心對爐灰死,顏隨庭樹殘。
舊恩懷未報,傾膽鏡中看。

24 《赴集賢院學士上賜宴應制得輝字》 唐·張說

侍帝金華講,千齡道固稀。
位將賢士設,書共學徒歸。
首命深燕隗,通經淺漢韋。
列筵榮賜食,送客愧儒衣。
賀燕窺檐下,遷鶯入殿飛。
欲知朝野慶,文教日光輝。

25 《幽州新歲作》 唐·張說

去歲荊南梅似雪,今年薊北雪如梅。
共知人事何常定,且喜年華去復來。
邊鎮戍歌連夜動,京城燎火徹明開。
遙遙西向長安日,愿上南山壽一杯。

樂府敘事神話

26 《奉和圣制溫泉言志應制》 唐·張說

溫谷媚新豐,驪山橫半空。
湯池薰水殿,翠木暖煙宮。
起疾逾仙藥,無私合圣功。
始知堯舜德,心與萬人同。

27 《奉和圣制經鄒魯祭孔子應制》 唐·張說

孔圣家鄒魯,儒風藹典墳。
龍驂回舊宅,鳳德詠馀芬。
入室神如在,升堂樂似聞。
懸知一王法,今日待明君。

28 《奉和同皇太子過慈恩寺應制二首》 唐·張說

翼翼宸恩永,煌煌福地開。
離光升寶殿,震氣繞香臺。
上界幡花合,中天伎樂來。
愿君無量壽,仙樂屢徘徊。

29 《奉和圣制送金城公主適西蕃應制》 唐·張說

青海和親日,潢星出降時。
戎王子婿寵,漢國舅家慈。
春野開離宴,云天起別詞。
空彈馬上曲,詎減鳳樓思。

30 《安樂郡主花燭行》 唐·張說

青宮朱邸翊皇闈,玉葉瓊蕤發紫微。
姬姜本來舅甥國,卜筮俱道鳳凰飛。
星昴殷冬獻吉日,夭桃秾李遙相匹。

小學古詩春天寫山寫鳥

31 《五君詠五首·蘇許公瑰》 唐·張說

許公信國楨,克美具瞻情。
百事資朝問,三章廣世程。
處高心不有,臨節自為名。
朱戶傳新戟,青松拱舊塋。
凄涼丞相府,馀慶在玄成。

32 《五君詠五首·魏齊公元忠》 唐·張說

齊公生人表,迥天聞鶴唳。
清論早揣摩,玄心晚超詣。
入相廊廟靜,出軍沙漠霽。
見深呂祿憂,舉后陳平計。
甘心除君惡,足以報先帝。

33 《岳陽石門墨山二山相連有禪堂觀天下絕境》 唐·張說

囷輪江上山,近在華容縣。
常涉巴丘首,天晴遙可見。
佳游屢前諾,芳月愆幽眷。
及此符守移,歡言臨道便。

34 《游洞庭湖湘》 唐·張說

緬邈洞庭岫,蔥蒙水霧色。
宛在太湖中,可望不可即。
剖竹守窮渚,開門對奇域。
城池自縶籠,纓綬為徽纆.

35 《岳州作》 唐·張說

夜夢云闕間,從容簪履列。
朝游洞庭上,緬望京華絕。
潦收江未清,火退山更熱。
重欷視欲醉,懵滿氣如噎。

36 《襄州景空寺題融上人蘭若》 唐·張說

高名出漢陰,禪閣跨香岑。
眾山既圍繞,長川復回臨。
云峰曉靈變,風木夜虛吟。
碧湫龍池滿,蒼松虎徑深。
舊知青巖意,偏入杳冥心。
何由侶飛錫,從此脫朝簪。

37 《奉和圣制溫湯對雪應制》 唐·張說

瑞雪帶寒風,寒風入陰琯.陰琯方凝閉,寒風復凄斷。
宮似瑤林匝,庭如月華滿。
正賡挾纊詞,非近溫泉暖。

38 《奉和圣制賜諸州刺史應制以題坐右》 唐·張說

文明遍禹跡,鰥寡達堯心。
正在親人守,能令王澤深。
朝廷多秀士,熔煉比精金。
犀節同分命,熊軒各外臨。

39 《唐享太廟樂章·大政舞》 唐·張說

於赫元命,權輿帝文。
天齊八柱,地半三分。
宗廟觀德,笙鏞樂勛。
封唐之兆,成天下君。

40 《雜曲歌辭·舞馬千秋萬歲樂府詞》 唐·張說

金天誕圣千秋節,玉醴還分萬壽觴。
試聽紫騮歌樂府,何如騄驥舞華岡。
連騫勢出魚龍變,蹀躞驕生鳥獸行。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秋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