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綸的詩詞(共385首)
盧綸(約737-約799),字允言,唐代詩人,大歷十才子之一,漢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濟縣)人。天寶末舉進士,遇亂不第;代宗朝又應舉, 屢試不第。大歷六年,宰相元載舉薦,授閿鄉尉;后由王縉薦為集賢學士,秘書省校書郎,升監察御史。出為陜府戶曹、河南密縣令。后元載、王縉獲罪,遭到牽連。德宗朝復為昭應令,又任河中渾瑊元帥府判官,官至檢校戶部郎中。有《盧戶部詩集》。
2
《長安春望》 唐·盧綸
東風吹雨過青山,卻望千門草色閑。
家在夢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幾人還?(春生 一作:春來)
川原繚繞浮云外,宮闕參差落照間。
誰念為儒逢世難,獨將衰鬢客秦關。
登高寫景思鄉
10
《寒食》 唐·盧綸
孤客飄飄歲載華,況逢寒食倍思家。
鶯啼遠墅多從柳,人哭荒墳亦有花。
濁水秦渠通渭急,黃埃京洛上原斜。
驅車西近長安好,宮觀參差半隱霞。
11
《無題》 唐·盧綸
恥將名利托交親,只向尊前樂此身。
才大不應成滯客,時危且喜是閑人。
高歌猶愛思歸引,醉語惟夸漉酒巾。
□□□□□□□,豈能偏遣老風塵。
17
《秋晚山中別業》 唐·盧綸
樹老野泉清,幽人好獨行。
去閑知路靜,歸晚喜山明。
蘭芰通荒井,牛羊出古城。
茂陵秋最冷,誰念一書生。
20
《山中詠古木》 唐·盧綸
高木已蕭索,夜雨復秋風。
墜葉鳴叢竹,斜根擁斷蓬。
半侵山色里,長在水聲中。
此地何人到,云門去亦通。
22
《曲江春望》 唐·盧綸
菖蒲翻葉柳交枝,暗上蓮舟鳥不知。
更到無花最深處,玉樓金殿影參差。
翠黛紅妝畫鹢中,共驚云色帶微風。
簫管曲長吹未盡,花南水北雨濛濛。
泉聲遍野入芳洲,擁沫吹花草上流。
落日行人漸無路,巢烏乳燕滿高樓。
24
《題念濟寺暈上人院》 唐·盧綸
泉響竹瀟瀟,潛公居處遙。
虛空聞偈夜,清凈雨花朝。
放鶴臨山閣,降龍步石橋。
世塵徒委積,劫火定焚燒。
苔壁云難聚,風篁露易搖。
浮生亦無著,況乃是芭蕉。
32
《上巳日陪齊相公花樓宴》 唐·盧綸
鐘陵暮春月,飛觀延群英。
晨霞耀中軒,滿席羅金瓊。
持杯凝遠睇,觸物結幽情。
樹色參差綠,湖光瀲滟明。
禮卑瞻絳帳,恩浹廁華纓。
徒記山陰興,祓禊乃為榮。
34
《送崔琦赴宣州幕》 唐·盧綸
五馬臨流待幕賓,羨君談笑出風塵。
身閑就養寧辭遠,世難移家莫厭貧。
天際曉山三峽路,津頭臘市九江人。
何處遙知最惆悵,滿湖青草雁聲春。
35
《宿定陵寺(寺在陵內)》 唐·盧綸
古塔荒臺出禁墻,磬聲初盡漏聲長。
云生紫殿幡花濕,月照青山松柏香。
禪室夜聞風過竹,奠筵朝啟露沾裳。
誰悟威靈同寂滅,更堪砧杵發昭陽。
36
《寶泉寺送李益端公歸邠寧幕》 唐·盧綸
參差巖障東,云日晃龍宮。
石凈非因雨,松涼不為風。
戀泉將鶴并,偷果與猿同。
眼界塵雖染,心源蔽已通。
蓮花國何限,貝葉字無窮。
早晚登麟閣,慈門欲付公。
40
《清如玉壺冰》 唐·盧綸
玉壺冰始結,循吏政初成。
既有虛心鑒,還如照膽清。
瑤池慚洞澈,金鏡讓澄明。
氣若朝霜動,形隨夜月盈。
臨人能不蔽,待物本無情。
怯對圓光里,妍蚩自此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