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綸的詩詞(共385首)

盧綸簡介

盧綸頭像

盧綸(約737-約799),字允言,唐代詩人,大歷十才子之一,漢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濟縣)人。天寶末舉進士,遇亂不第;代宗朝又應舉, 屢試不第。大歷六年,宰相元載舉薦,授閿鄉尉;后由王縉薦為集賢學士,秘書省校書郎,升監察御史。出為陜府戶曹、河南密縣令。后元載、王縉獲罪,遭到牽連。德宗朝復為昭應令,又任河中渾瑊元帥府判官,官至檢校戶部郎中。有《盧戶部詩集》。

1 《和張仆射塞下曲·其三》 唐·盧綸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唐詩三百首邊塞冬天戰爭贊美將軍

2 《長安春望》 唐·盧綸

東風吹雨過青山,卻望千門草色閑。
家在夢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幾人還?(春生 一作:春來)

川原繚繞浮云外,宮闕參差落照間。
誰念為儒逢世難,獨將衰鬢客秦關。

登高寫景思鄉

3 《和張仆射塞下曲·其二》 唐·盧綸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唐詩三百首邊塞狩獵贊美將軍

4 《和張仆射塞下曲六首》 唐·盧綸

鷲翎金仆姑,燕尾繡蝥弧。
獨立揚新令,千營共一呼。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邊塞軍旅將士

5 《李端公/送李端》 唐·盧綸

故關衰草遍,離別自堪悲。
(自堪悲 一作:正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歸暮雪時。
少孤為客早,多難識君遲。
掩淚空相向,風塵何處期。

唐詩三百首冬天送別友情傷懷

6 《和張仆射塞下曲·其一》 唐·盧綸

鷲翎金仆姑,燕尾繡蝥弧。
獨立揚新令,千營共一呼。

唐詩三百首高中古詩邊塞贊美將軍

7 《晚次鄂州》 唐·盧綸

云開遠見漢陽城,猶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晝眠知浪靜,舟人夜語覺潮生。
三湘愁鬢逢秋色,萬里歸心對月明。
舊業已隨征戰盡,更堪江上鼓鼙聲。

唐詩三百首寫景抒情戰爭思鄉

8 《和張仆射塞下曲·其四》 唐·盧綸

野幕敞瓊筵,羌戎賀勞旋。
醉和金甲舞,雷鼓動山川。

唐詩三百首邊塞宴飲贊頌將士

9 《逢病軍人》 唐·盧綸

行多有病住無糧,萬里還鄉未到鄉。
蓬鬢哀吟長城下,不堪秋氣入金瘡。

戰爭軍人傷懷

10 《寒食》 唐·盧綸

孤客飄飄歲載華,況逢寒食倍思家。
鶯啼遠墅多從柳,人哭荒墳亦有花。
濁水秦渠通渭急,黃埃京洛上原斜。
驅車西近長安好,宮觀參差半隱霞。

11 《無題》 唐·盧綸

恥將名利托交親,只向尊前樂此身。
才大不應成滯客,時危且喜是閑人。
高歌猶愛思歸引,醉語惟夸漉酒巾。
□□□□□□□,豈能偏遣老風塵。

12 《春詞》 唐·盧綸

北苑羅裙帶,塵衢錦繡鞋。
醉眠芳樹下,半被落花埋。

13 《裴給事宅白牡丹》 唐·盧綸

長安豪貴惜春殘,爭玩街西紫牡丹。
別有玉盤承露冷,無人起就月中看。

詠物寫花牡丹贊美

14 《落第后歸終南別業》 唐·盧綸

久為名所誤,春盡始歸山。
落羽羞言命,逢人強破顏。
交疏貧病里,身老是非間。
不及東溪月,漁翁夜往還。

15 《雜曲歌辭·天長地久詞》 唐·盧綸

玉砌紅花樹,香風不敢吹。
春光解天意,偏發殿南枝。
虹橋千步廊,半在水中央。
天子方清暑,宮人重暮妝。

16 《送郭判官赴振武》 唐·盧綸

黃河九曲流,繚繞古邊州。
鳴雁飛初夜,羌胡正晚秋。
凄涼金管思,迢遞玉人愁。
七葉推多慶,須懷殺敵憂。

17 《秋晚山中別業》 唐·盧綸

樹老野泉清,幽人好獨行。
去閑知路靜,歸晚喜山明。
蘭芰通荒井,牛羊出古城。
茂陵秋最冷,誰念一書生。

18 《客舍喜崔補闕司空拾遺訪宿》 唐·盧綸

步月訪諸鄰,蓬居宿近臣。
烏裘先醉客,清鏡早朝人。
壞壁煙垂網,香街火照塵。
悲榮俱是分,吾亦樂吾貧。

19 《山店(一作王建詩)》 唐·盧綸

登登山路行時盡,決決溪泉到處聞。
風動葉聲山犬吠,一家松火隔秋云。

20 《山中詠古木》 唐·盧綸

高木已蕭索,夜雨復秋風。
墜葉鳴叢竹,斜根擁斷蓬。
半侵山色里,長在水聲中。
此地何人到,云門去亦通。

21 《割飛二刀子歌》 唐·盧綸

我家有翦刀,人云鬼國鐵。
裁羅裁綺無鈍時,用來三年一股折。
南中匠人淳用鋼,再令盤屈隨手傷。

22 《曲江春望》 唐·盧綸

菖蒲翻葉柳交枝,暗上蓮舟鳥不知。
更到無花最深處,玉樓金殿影參差。
翠黛紅妝畫鹢中,共驚云色帶微風。
簫管曲長吹未盡,花南水北雨濛濛。
泉聲遍野入芳洲,擁沫吹花草上流。
落日行人漸無路,巢烏乳燕滿高樓。

23 《過玉真公主影殿》 唐·盧綸

夕照臨窗起暗塵,青松繞殿不知春。
君看白發誦經者,半是宮中歌舞人。

24 《題念濟寺暈上人院》 唐·盧綸

泉響竹瀟瀟,潛公居處遙。
虛空聞偈夜,清凈雨花朝。
放鶴臨山閣,降龍步石橋。
世塵徒委積,劫火定焚燒。
苔壁云難聚,風篁露易搖。
浮生亦無著,況乃是芭蕉。

25 《從軍行(一作李端詩,題云塞上)》 唐·盧綸

二十在邊城,軍中得勇名。
卷旗收敗馬,占磧擁殘兵。
覆陣烏鳶起,燒山草木明。
塞閑思遠獵,師老厭分營。
雪嶺無人跡,冰河足雁聲。
李陵甘此沒,惆悵漢公卿。

26 《宴席賦得姚美人拍箏歌(美人曾在禁中)》 唐·盧綸

出簾仍有鈿箏隨,見罷翻令恨識遲。
微收皓腕纏紅袖,深遏朱弦低翠眉。
忽然高張應繁節,玉指回旋若飛雪。

27 《七夕詩(同用秋字,一作他鄉七夕)》 唐·盧綸

祥光若可求,閨女夜登樓。
月露浩方下,河云凝不流。
鉛華潛警曙,機杼暗傳秋。
回想斂馀眷,人天俱是愁。

28 《同李益傷秋》 唐·盧綸

歲去人頭白,秋來樹葉黃。
搔頭向黃葉,與爾共悲傷。

29 《賦得彭祖樓送楊德宗歸徐州幕》 唐·盧綸

四戶八窗明,玲瓏逼上清。
外欄黃鵠下,中柱紫芝生。
每帶云霞色,時聞簫管聲。
望君兼有月,幢蓋儼層城。

樂府建功立業理想

30 《送萬巨》 唐·盧綸

把酒留君聽琴,難堪歲暮離心。
霜葉無風自落,秋云不雨空陰。
人愁荒村路細,馬怯寒溪水深。
望斷青山獨立,更知何處相尋。

離別寫花寫水

31 《送元贊府重任龍門縣》 唐·盧綸

二職亞陶公,歸程與夢同。
柳垂平澤雨,魚躍大河風。
混跡威長在,孤清志自雄。
應嗤向隅者,空寄路塵中。

32 《上巳日陪齊相公花樓宴》 唐·盧綸

鐘陵暮春月,飛觀延群英。
晨霞耀中軒,滿席羅金瓊。
持杯凝遠睇,觸物結幽情。
樹色參差綠,湖光瀲滟明。
禮卑瞻絳帳,恩浹廁華纓。
徒記山陰興,祓禊乃為榮。

33 《奉和太常王卿酬中書李舍人中書寓直春夜對月見寄》 唐·盧綸

露如輕雨月如霜,不見星河見雁行。
虛暈入池波自泛,滿輪當苑桂多香。
春臺幾望黃龍闕,云路寧分白玉郎。
是夜巴歌應金石,豈殊螢影對清光。

34 《送崔琦赴宣州幕》 唐·盧綸

五馬臨流待幕賓,羨君談笑出風塵。
身閑就養寧辭遠,世難移家莫厭貧。
天際曉山三峽路,津頭臘市九江人。
何處遙知最惆悵,滿湖青草雁聲春。

35 《宿定陵寺(寺在陵內)》 唐·盧綸

古塔荒臺出禁墻,磬聲初盡漏聲長。
云生紫殿幡花濕,月照青山松柏香。
禪室夜聞風過竹,奠筵朝啟露沾裳。
誰悟威靈同寂滅,更堪砧杵發昭陽。

36 《寶泉寺送李益端公歸邠寧幕》 唐·盧綸

參差巖障東,云日晃龍宮。
石凈非因雨,松涼不為風。
戀泉將鶴并,偷果與猿同。
眼界塵雖染,心源蔽已通。
蓮花國何限,貝葉字無窮。
早晚登麟閣,慈門欲付公。

37 《咸陽送房濟侍御歸太原幕(昔嘗與濟同游此邑)》 唐·盧綸

舊居無舊鄰,似見故鄉春。
復對別離酒,欲成衰老人。
客衣頻染淚,軍旅亦多塵。
握手重相勉,平生心所因。

38 《贈別李紛》 唐·盧綸

頭白乘驢懸布囊,一回言別淚千行。
兒孫滿眼無歸處,唯到尊前似故鄉。

39 《山店(一作王建詩)》 唐·盧綸

登登山路行時盡,決決溪泉到處聞。
風動葉聲山犬吠,一家松火隔秋云。

40 《清如玉壺冰》 唐·盧綸

玉壺冰始結,循吏政初成。
既有虛心鑒,還如照膽清。
瑤池慚洞澈,金鏡讓澄明。
氣若朝霜動,形隨夜月盈。
臨人能不蔽,待物本無情。
怯對圓光里,妍蚩自此呈。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秋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