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坐有感》 裘萬頃
已共白云論久要,要尋青鳥問長生。
按行泉石苔侵屨,披拂松篁露濕纓。
此事洪崖知我舊,歸與端合與同盟。
《兀坐有感》裘萬頃 翻譯、賞析和詩意
《兀坐有感》是宋代裘萬頃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兀坐有感
忘言編簡倦三復,
適意絲桐聊再行。
已共白云論久要,
要尋青鳥問長生。
按行泉石苔侵屨,
披拂松篁露濕纓。
此事洪崖知我舊,
歸與端合與同盟。
譯文:
獨自坐著,思緒萬千,
忘卻了言辭,疲倦地重復了三次。
舒適自在,輕松地再次行走。
與白云已經論述了很久的理念,
我渴望尋找那只青鳥,詢問長生的秘密。
漫步時,泉水的石頭上長滿了苔蘚,
擦拭著松樹和竹林,露水濕潤了我的衣襟。
這些事情,洪崖山知道是我過去的經歷,
它與我的歸宿、和睦與同盟相合。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充滿哲理和禪意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生活和人生的思考。詩中的"忘言編簡倦三復"表明詩人厭倦了言語的束縛和繁瑣,追求內心的寧靜與簡樸。"適意絲桐聊再行"表示詩人希望能夠在自由自在的狀態下行走,隨心所欲地感受生活。
"已共白云論久要,要尋青鳥問長生"這兩句表達了詩人對人生意義和長生的追求。白云是象征著自然和宇宙的存在,詩人希望能夠與白云共同探討人生的真諦。而"青鳥"則是對長生不滅的追求的象征,詩人希望能夠找到青鳥,向它詢問長生的奧秘,探尋生命的真正意義。
接下來的兩句"按行泉石苔侵屨,披拂松篁露濕纓"描繪了詩人在自然中行走的情景。泉水流過的石頭上生長著苔蘚,松樹和竹林被露水打濕,這些景象傳遞出一種寧靜和自然的氛圍。
最后兩句"此事洪崖知我舊,歸與端合與同盟"表達了詩人對洪崖山的歸屬感和歸宿感。洪崖山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底蘊的地方,詩人認為洪崖山了解他過去的經歷,與他有著共同的歸宿和和睦的關系。
整首詩詞以簡練而含蓄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內心世界和人生意義的思考,展現出對自然、宇宙和人生的追求和思索。通過與自然的親近和對洪崖山的歸屬感,詩人尋找到了一種寧靜和與世界和諧共處的境界。
《兀坐有感》裘萬頃 拼音讀音參考
wù zuò yǒu gǎn
兀坐有感
wàng yán biān jiǎn juàn sān fù, shì yì sī tóng liáo zài xíng.
忘言編簡倦三復,適意絲桐聊再行。
yǐ gòng bái yún lùn jiǔ yào, yào xún qīng niǎo wèn cháng shēng.
已共白云論久要,要尋青鳥問長生。
àn xíng quán shí tái qīn jù, pī fú sōng huáng lù shī yīng.
按行泉石苔侵屨,披拂松篁露濕纓。
cǐ shì hóng yá zhī wǒ jiù, guī yǔ duān hé yǔ tóng méng.
此事洪崖知我舊,歸與端合與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