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大卿挽詞三首》 梅堯臣

自古賢才少,滔滔豈足云。
善人安得見,清譽久來聞。
器隕龍文鼎,魂歸馬鬣墳。
豐碑幾當立,籍甚著遺芬。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頭像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葉大卿挽詞三首》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葉大卿挽詞三首》
朝代:宋代
作者:梅堯臣
內容:
自古賢才少,滔滔豈足云。
善人安得見,清譽久來聞。
器隕龍文鼎,魂歸馬鬣墳。
豐碑幾當立,籍甚著遺芬。

中文譯文:
自古以來,賢才輩出,人才稀少,如滔滔江水,豈能盡數言盡。
好人的品行和美名,何處能見,但久聞其名。
寶器隕落,龍紋鼎破碎,英靈歸于馬鬃之下的墳冢。
偉大的功績和聲名,應該立下豐碑,永遠流傳,將你的功勛留傳下去。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梅堯臣為了挽詞而寫的,挽詞是宋代葉大卿的哀悼詞。詩中表達了對于葉大卿的贊頌和思念之情。

首先,詩人提到自古以來賢才稀少,暗示了葉大卿的才華和品德的卓越。滔滔豈足云,意味著葉大卿的才華和賢德難以用言語來形容。

詩中提到善人的品行和美名,雖然無法親眼目睹,但久聞其名,這表達了詩人對葉大卿的贊美和欽佩。葉大卿的清譽在人們之間廣為傳頌,顯示了他對社會的積極貢獻和高尚的品德。

接著,詩人用器隕龍文鼎、魂歸馬鬣墳的形象描繪了葉大卿的逝去。器隕龍文鼎象征著葉大卿的才華和功績,而魂歸馬鬣墳則暗示了他的離世和歸宿。這些意象表達了詩人對葉大卿的哀思和惋惜之情。

最后,詩人呼吁應該為葉大卿樹立豐碑,使他的功績永遠流傳下去。籍甚著遺芬意味著葉大卿的名聲和影響力應該被廣泛傳頌,讓后人能夠了解他的貢獻和品德。

這首詩通過對葉大卿的贊頌和思念,表達了對他的敬仰和追思之情。同時,通過對逝者的悼念,也反映了詩人對生命的思考和對社會價值的關注。整首詩情感真摯,表達了悼念者對逝者的深切思念和對其事跡的銘記,展現了宋代文人的情感表達和對先賢的崇敬。

* 此內容來自古詩詞愛好者,僅供參考

《葉大卿挽詞三首》梅堯臣 拼音讀音參考

yè dà qīng wǎn cí sān shǒu
葉大卿挽詞三首

zì gǔ xián cái shǎo, tāo tāo qǐ zú yún.
自古賢才少,滔滔豈足云。
shàn rén ān dé jiàn, qīng yù jiǔ lái wén.
善人安得見,清譽久來聞。
qì yǔn lóng wén dǐng, hún guī mǎ liè fén.
器隕龍文鼎,魂歸馬鬣墳。
fēng bēi jǐ dāng lì, jí shén zhe yí fēn.
豐碑幾當立,籍甚著遺芬。

網友評論


更多詩詞分類

* 《葉大卿挽詞三首》專題為您介紹葉大卿挽詞三首古詩,葉大卿挽詞三首梅堯臣的古詩全文、翻譯備注、注釋釋文、拼音讀音、品鑒賞析、古詩詩意以及網友評論信息。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秋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