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道士的詩詞(1002首)

1 《長恨歌》 唐·白居易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唐詩三百首寫人愛情諷喻敘事長詩

2 《后赤壁賦》 宋·蘇軾

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將歸于臨皋。
二客從予過黃泥之坂。
霜露既降,木葉盡脫, 人影在地,仰見明月,顧而樂之,行歌相答。
已而嘆曰:“有客無酒,有酒無肴,月白風 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舉網得魚,巨口細鱗,狀如松江之鱸。

古文觀止紀游山水寫景抒情人生哲理

3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唐·李白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
(露濃 一作:雨濃)

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鐘。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
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

拜訪寫景抒情

4 《再游玄都觀》 唐·劉禹錫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凈盡菜花開。
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游歷看花

5 《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尋南溪常道士》 唐·劉長卿

一路經行處,莓苔見履痕。
白云依靜渚,春草閉閑門。
過雨看松色,隨山到水源。
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

唐詩三百首寫景

6 《寄全椒山中道士》 唐·韋應物

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客。
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遠慰風雨夕。
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唐詩三百首懷念

7 《誰氏子》 唐·韓愈

非癡非狂誰氏子,去入王屋稱道士。
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
翠眉新婦年二十,載送還家哭穿市。

唐詩三百首初中古詩寫景地名懷古思鄉

8 《絕句》 唐·呂巖

捉得金晶固命基,日魂東畔月華西。
于中煉就長生藥,服了還同天地齊。
莫怪瑤池消息稀,只緣塵事隔天機。
若人尋得水中火,有一黃童上太微。

9 《送賀賓客歸越》 唐·李白

鏡湖流水漾清波,狂客歸舟逸興多。
山陰道士如相見,應寫黃庭換白鵝。

贈別友情

10 《柳毅傳》 唐·李朝威

儀鳳中,有儒生柳毅者,應舉下第,將還湘濱。
念鄉人有客于涇陽者,遂往告別。
至六七里,鳥起馬驚,疾逸道左。
又六七里,乃止。

高中文言文愛情神話故事

11 《七言》 唐·呂巖

金丹一粒定長生,須得真鉛煉甲庚。
火取南方赤鳳髓,水求北海黑龜精。
鼎追四季中央合,藥遣三元八卦行。

12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宴梅道士山房》 唐·孟浩然

林臥愁春盡,搴帷覽物華。
忽逢青鳥使,邀入赤松家。
丹灶初開火,仙桃正落花。
童顏若可駐,何惜醉流霞。

唐詩三百首

13 《詩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讀我詩者,心中須護凈。
慳貪繼日廉,諂曲登時正。
驅遣除惡業,歸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唐詩三百首高中古詩邊塞贊美將軍

14 《與山巨源絕交書》 魏晉·嵇康

康白:足下昔稱吾于潁川,吾常謂之知言。
然經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從便得之也?前年從河東還,顯宗、阿都說足下議以吾自代,事雖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
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狹中,多所不堪,偶與足下相知耳。
閑聞足下遷,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獨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薦鸞刀,漫之膻腥,故具為足下陳其可否。

散文書信抒懷

15 《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 唐·駱賓王

玄都五府風塵絕,碧海三山波浪深。
桃實千年非易待,桑田一變已難尋。
別有仙居對三市,金闕銀宮相向起。

16 《傷桃源薛道士》 唐·劉禹錫

壇邊松在鶴巢空,白鹿閑行舊徑中。
手植紅桃千樹發,滿山無主任春風。

懷念追憶

17 《越州趙公救災記》 宋·曾鞏

熙寧八年夏,吳越大旱。
九月,資政殿大學士知越州趙公,前民之未饑,為書問屬縣災所被者幾鄉,民能自食者有幾,當廩于官者幾人,溝防構筑可僦民使治之者幾所,庫錢倉粟可發者幾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幾家,僧道士食之羨粟書于籍者其幾具存,使各書以對,而謹其備。
州縣史錄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萬一千九百余人以告。
故事,歲廩窮人,當給粟三千石而止。

饑荒

18 《女冠子·淡花瘦玉》 五代·孫光憲

淡花瘦玉,依約神仙妝柬,佩瓊文。
瑞露通宵貯,幽香盡日焚。
碧紗籠絳節,黃藕冠濃云。
勿以吹簫伴,不同群。

寫人道士

19 《女冠子·春山夜靜》 五代·李珣

春山夜靜,愁聞洞天疏磬。
玉堂虛,細霧垂珠佩,輕煙曳翠裾。
對花情脈脈,望月步徐徐。
劉阮今何處?絕來書!

寫人道士抒情

20 《題全州道士蔣暉壁》 唐·呂巖

醉舞高歌海上山,天瓢承露結金丹。
夜深鶴透秋空碧,萬里西風一劍寒。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秋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