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瀑布的詩詞(401首)

1 《三峽》 南北朝·酈道元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重巖疊嶂,隱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闕 通:缺;重巖 一作:重巒)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

初中文言文寫水長江寫景熱愛

2 《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小學古詩寫景山水瀑布

3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唐·李白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
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
廬山秀出南斗傍,屏風九疊云錦張。

唐詩三百首寫景山水歸隱

4 《望廬山瀑布水二首》 唐·李白

西登香爐峰,南見瀑布水。
掛流三百丈,噴壑數十里。
欻如飛電來,隱若白虹起。
初驚河漢落,半灑云天里。

小學古詩山水組詩

5 《黃岡竹樓記》 宋·王禹偁

黃岡之地多竹,大者如椽。
竹工破之,刳去其節,用代陶瓦。
比屋皆然,以其價廉而工省也。
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毀,蓁莽荒穢,因作小樓二間,與月波樓通。

古文觀止詠物抒情

6 瀑布》 唐·施肩吾

豁開青冥顛,瀉出萬丈泉。
如裁一條素,白日懸秋天。

寫景山水

7 《湖口望廬山瀑布泉/湖口望廬山瀑布水》 唐·張九齡

萬丈紅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雜樹,灑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風雨聞。
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氳。

山水瀑布

8 瀑布聯句》 唐·李忱

千巖萬壑不辭勞,遠看方知出身高。
——黃檗
溪澗豈能留得住,終歸大海作波濤。
——李忱

瀑布托物言志

9 《綿州巴歌》 隋代·佚名

豆子山,打瓦鼓。
揚平山,撒白雨。
下白雨,取龍女。
織得絹,二丈五。
一半屬羅江,一半屬玄武。

民謠詠物瀑布

10 《念奴嬌·雪霽夜月中登樓望賀蘭山作》 明·朱栴

登樓眺遠,見賀蘭,萬仞雪峰如畫。
瀑布風前千尺影,疑瀉銀河一派。
獨倚危欄,神游無際,天地猶嫌隘。
瓊臺玉宇,跨鸞思返仙界。

登樓抒懷

11 《廬山瀑布》 唐·徐凝

虛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暫息。
今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
(今古 一作:千古)

廬山瀑布

12 瀑布》 唐·章孝標

秋河溢長空,天灑萬丈布。
深雷隱云壑,孤電掛巖樹。
滄溟曉噴寒,碧落晴蕩素。
非趨下流急,熱使不得住。

寫景抒情

13 《詩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讀我詩者,心中須護凈。
慳貪繼日廉,諂曲登時正。
驅遣除惡業,歸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唐詩三百首高中古詩邊塞贊美將軍

14 《詠瀑布》 清·馮云山

穿天透地不辭勞,到底方知出處高。
溪澗焉能留得住,終須大海作波濤。

詠物瀑布抒懷抱負

15 《早發揚州還鄉邑》 隋代·孫萬壽

鄉關不再見,悵望窮此晨。
山煙蔽鐘阜。
水霧隱江津。
洲渚斂寒色,杜若變芳春。
無復歸飛羽,空悲沙塞塵。

民謠詠物瀑布

16 《沁園春·憶黃山》 宋·汪莘

三十六峰,三十六溪,長鎖清秋。
對孤峰絕頂,云煙競秀,懸崖峭壁,瀑布爭流。
洞里桃花,仙家芝草,雪后春正取次游。
親曾見,是龍潭白晝,海涌潮頭。

寫景抒情

17 《百丈山記》 宋·朱熹

登百丈山三里許,右俯絕壑,左控垂崖,壘石為磴,十余級乃得度。
山之勝,蓋自此始。
循磴而東,即得小澗。
石梁跨于其上。

游記寫景山水

18 《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并序》 唐·李白

王屋山人魏萬,云自嵩宋沿吳相訪,數千里不遇。
乘興游臺越,經永嘉,觀謝公石門。
后于廣陵相見,美其愛文好古,浪跡方外,因述其行而贈是詩。
仙人東方生,浩蕩弄云海。

送別友人歸隱惋惜

19 《竹十一首》 唐·陳陶

不厭東溪綠玉君,天壇雙鳳有時聞。
一峰曉似朝仙處,青節森森倚絳云。
萬枝朝露學瀟湘,杳靄孤亭白石涼。
誰道乖龍不得雨,春雷入地馬鞭狂。

20 《寄李白》 唐·任華

古來文章有能奔逸氣,聳高格,清人心神,驚人魂魄。
我聞當今有李白,大獵賦,鴻猷文;嗤長卿,笑子云。
班張所作瑣細不入耳,未知卿云得在嗤笑限。
登廬山,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秋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