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陰
《中原音韻》注“黃鐘宮”?!短綐犯纷ⅰ爸袇螌m”。
小令,五十二字,前后片各三仄韻。茲以《漱玉詞》為準。
醉花陰(欽譜)簡介
《中原音韻》注“黃鐘宮”?!短綐犯纷ⅰ爸袇螌m”。
醉花陰(欽譜) 格律一 雙調五十二字,前后段各五句、三仄韻 毛滂
檀板一聲鶯起速 山影穿疏木 人在翠陰中 欲覓殘春 春在屏風曲
中中中中平中仄韻中中平中仄韻中仄仄平平句中仄平平句中仄平平仄韻
此調祇有此體,諸家所填,多與之合,但平仄不同,句法間有小異耳。如前段起句,楊無咎詞“淋漓盡日黃梅雨”,舒亶詞“粉輕一撚和香聚”,辛棄疾詞“黃花漫說年年好”,張元干詞“紅萸紫菊開還早”,沈會宗詞“微含清霧真珠滴”,平仄俱與此詞異。又前后段第二句,舒亶詞“正千山云盡”、“更玉釵斜襯”,與別首之“教露華休妒”、“指廣寒歸去”,沈會宗詞之“怯曉寒脈脈”、“有動人標格”,俱作上一下四句法,亦與此詞異。
按此詞換頭句“客”字疑韻,如楊無咎詞之“撲人飛絮渾無數”,李清照詞之“東籬把酒黃昏后”,“絮”字、“酒”字俱韻,此即《樂府指迷》所謂藏短韻于句內者,然宋詞如此者亦少。
舒亶詞前段第三句“冷對酒尊傍”,“冷”字仄聲。第四句“無語含情”,“無”字平聲。結句“別是江南信”,“別”字仄聲。后段第三句“去后又明年”,“去”字仄聲。第四句“人在江南”,“人”字平聲。結句“羞上潘郎鬢”,“羞”字平聲。譜內據之,若前后段第一、二句可平可仄,詳見辨體,故不復注。
醉花陰(龍譜)簡介
小令,五十二字,前后片各三仄韻。茲以《漱玉詞》為準。
醉花陰(龍譜) 格律一 定格 李清照
薄霧濃云愁永晝 瑞腦消金獸 佳節又重陽 玉枕紗廚 半夜涼初透
中仄中平平仄仄韻中仄平平仄韻中仄仄平平句中仄平平句中仄平平仄韻
下片第二句是上一、下四句法。如改用上二、下三句法,則第一字可用平聲。
醉花陰詞牌名古詩詞(46首)
3
《醉花陰》 宋·陳亮
聊以讀時耳
峻極云端瀟灑寺。
賦我登高意。
好景屬清游,玉友黃花,謾續龍山事。
秋風滿座芝蘭媚。
杯酒隨宜醉。
行樂任天真,一笑和同,休問無攜妓。
5
《醉花陰》 宋·王庭
為惜梅花笛里吹。
玉妃謫墮煙村遠。
猶似瑤池見。
缺月掛寒梢,時有幽香,飛到朱簾畔。
春風嶺上淮南岸。
曾為誰魂斷。
依舊瘦棱棱,天若有情,天也應須管。
8
《醉花陰》 宋·李彌遜
翠箔陰陰籠畫閣。
昨夜東風惡。
香逕漫春泥,南陌東郊,惆悵妨行樂。
傷春比似年時覺。
潘鬢新來薄。
何處不禁愁,雨滴花腮,和淚胭脂落。
9
《醉花陰》 宋·毛滂
金葉猶溫香未歇。
塵定歌初徹。
暖透薄羅衣,一霎清風,人映團團月。
持杯試聽留春闋。
此個情腸別。
分付與鶯鶯,勸取東君,停待芳菲節。
10
《醉花陰》 宋·楊無咎
淋漓盡日黃梅雨。
斷送春光暮。
目斷向高樓,持酒停歌,無計留春住。
撲人飛絮渾無數。
總是添愁緒。
回首問春風,爭得春愁,也解隨春去。
11
《醉花陰》 宋·王庭
紅塵紫陌春來早。
晚市煙光好。
燈發萬枝蓮,華月光中,天凈開蓬島。
老人舊日曾年少。
年少還須老。
今夕在天涯,燭影星橋,也似長安道。
12
《醉花陰》 宋·王庭
月娥昨夜江頭過。
把素衫揉破。
冷逐曉云歸,留與東風,吹作千千朵。
云殘香瘦春猶可。
玉笛愁無那。
倚著畫樓人,且莫教他,吹動些兒個。
14
《醉花陰》 宋·張元干
紫樞澤笏趨龍尾。
平入鈞衡位。
春殿聽宣麻,爭喜登庸,何似今番喜。
昆臺宜有神仙裔。
奕世貂蟬貴。
玉砌長蘭芽,好擁笙歌,長向花前醉。
15
《醉花陰》 宋·楊無咎
楚鄉易得天時惡。
風雨長如約。
不道有幽人,衣帶秋深,猶自懸鶉索。
招呼朋侶如花萼。
有酒須同酌。
世態任凋疏,卻愛黃花,不似群花落。
16
《醉花陰(木犀)》 宋·李彌遜
紫菊紅萸開犯早。
獨占秋光老。
醞造一般清,比著芝蘭,猶自爭多少。
霜刀翦葉呈纖巧。
手捻迎人笑。
云鬢一枝斜,小閣幽窗,是處都香了。
17
《醉花陰(詠木犀)》 宋·張元干
紫菊紅萸開犯早。
獨占秋光老。
醞造一般清,比著芝蘭,猶自爭多少。
霜刀剪葉呈纖巧。
手捻迎人笑。
云鬢一枝斜,小合幽窗,是處都香了。
18
《醉花陰(鴛鴦菊)》 宋·楊無咎
金鈴玉屑嫌非巧。
生作文鴛小。
西帝也多情,偷取佳名,分付閑花草。
淵明手把誰攜酒。
羞把簪烏帽。
寄與綺窗人,百種妖嬈,不似酴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