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唐教坊曲名。張泌詞有“露濃香泛小庭花”句,名《小庭花》。賀鑄名《減字浣溪沙》。韓淲詞有“芍藥酴醾滿院春”句,名《滿院春》。有“東風拂欄露猶寒”句,名《東風寒》。有“一曲西風醉木犀”句,名《醉木犀》。有“霜后黃花菊自開”句,名《霜菊黃》。有“廣寒曾折最高枝”句,名《廣寒枝》。有“春風初試薄羅衫”句,名《試香羅》。有“清和風里綠蔭初”句,名《清和風》。有“一番春事怨啼鵑”句,名《怨啼鵑》。
唐教坊曲,《金奩集》入“黃鐘宮”,《張子野詞》入“中呂宮”。四十二字,上片三平韻,下片兩平韻,過片二句多用對偶。別有《攤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上下片各增三字,韻全同。
浣溪沙(欽譜)簡介
唐教坊曲名。張泌詞有“露濃香泛小庭花”句,名《小庭花》。賀鑄名《減字浣溪沙》。韓淲詞有“芍藥酴醾滿院春”句,名《滿院春》。有“東風拂欄露猶寒”句,名《東風寒》。有“一曲西風醉木犀”句,名《醉木犀》。有“霜后黃花菊自開”句,名《霜菊黃》。有“廣寒曾折最高枝”句,名《廣寒枝》。有“春風初試薄羅衫”句,名《試香羅》。有“清和風里綠蔭初”句,名《清和風》。有“一番春事怨啼鵑”句,名《怨啼鵑》。
浣溪沙(欽譜) 格律一 雙調四十二字,前段三句三平韻,后段三句兩平韻 韓偓
宿醉離愁慢髻鬟 六銖衣薄惹輕寒 慵紅悶翠掩青鸞
中仄中平中仄平韻中平中仄仄平平韻中平中仄仄平平韻
此調以此詞為正體,若薛詞之少押一韻,孫詞、顧詞之攤破句法,李詞之換仄韻,皆變體也。
前段第二句,韋莊詞“孤燈照壁背窗紗”,“孤”字平聲,“照”字仄聲。后段第二句,歐陽炯詞“園中緩步折花枝”,“緩”字仄聲。第三句,李煜詞“登臨不惜更沾衣”,“登”字平聲,“不”字仄聲。譜內可平可仄據此,其馀悉參后詞。
至《花草粹編》所載李氏一詞,前段第三句“流水飄香乳燕啼”,歷查唐宋元諸家平韻詞,此句從無第二第六字用仄、第四字用平者,李詞誤填,不可從。
浣溪沙(欽譜) 格律二 雙調四十二字,前后段各三句、兩平韻 薛昭蘊
紅蓼渡頭秋正雨 印沙鷗跡自成行 整鬟飄袖野風香
平仄仄平平仄仄句仄平平仄仄平平韻仄平平仄仄平平韻
此詞首句不起韻。薛詞別首“越女淘金春水上,步搖云鬢佩鳴珰”,正與此同。
浣溪沙(欽譜) 格律三 雙調四十四字,前段三句三平韻,后段五句兩平韻 孫光憲
風撼芳菲滿院香 四簾慵卷日初長 鬢云垂枕響微锽
平仄平平仄仄平韻仄平平仄仄平平韻仄平平仄仄平平韻
此詞后結作三字三句,唐宋元詞,僅見此作。
浣溪沙(欽譜) 格律四 雙調四十六字,前段五句三平韻,后段五句兩平韻 顧夐
紅藕香寒翠渚平 月籠虛閣夜蛩清 天際鴻 枕上夢 兩牽情
平仄平平仄仄平韻仄平平仄仄平平韻平仄平句仄仄仄句仄平平韻
此詞前后結皆三字三句。按《花間集》本,前后兩結仍作七字一句,今從《花草粹編》,以備一體。
浣溪沙(欽譜) 格律五 雙調四十二字,前后段各三句、三仄韻 李煜
紅日已高三丈透 金爐次第添香獸 紅錦地衣隨步皺
平仄仄平平仄仄韻平平仄仄平平仄韻平仄仄平平仄仄韻
此調全押仄韻者,止此一詞,無別首可校。
浣溪沙(龍譜)簡介
唐教坊曲,《金奩集》入“黃鐘宮”,《張子野詞》入“中呂宮”。四十二字,上片三平韻,下片兩平韻,過片二句多用對偶。別有《攤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上下片各增三字,韻全同。
浣溪沙(龍譜) 格律一 格一 韋莊
惆悵夢馀山月斜 孤燈照壁背紅紗 小樓高閣謝娘家
中仄中平中仄平韻中平中仄仄平平韻中平中仄仄平平韻
浣溪沙詞牌名古詩詞(1200首)
11
《浣溪沙》 宋·蘇軾
伽花彩甚奇,謂有初春之興。
因作二首,寄袁公濟
雪頷霜髯不自驚。
更將翦彩發春榮。
羞顏未醉已先赪。
莫唱黃雞并白發,且呼張丈喚殷兄。
有人歸去欲卿卿。
寫景抒情山水
12
《浣溪沙》 宋·陳克
淺畫香膏拂紫綿。
牡丹花重翠云偏。
手挼梅子并郎肩。
病起心情終是怯,困來模樣不禁憐。
旋移針線小窗前。
18
《浣溪沙》 宋·晏殊
湖上西風急暮蟬。
夜來清露濕紅蓮。
少留歸騎促歌筵。
為別莫辭金盞酒。
入朝須近玉爐煙。
不知重會是何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