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

《碧雞漫志》屬中呂調。毛滂詞名《元會曲》,張矩詞名《凱歌》。按《水調》乃唐人大曲,凡大曲有歌頭,此必裁截其歌頭,另倚新聲也。
唐朝大曲有《水調歌》,據《隋唐嘉話》,為隋煬帝鑿汴河時所作。宋樂入“中呂調”,見《碧雞漫志》卷四。凡大曲有“歌頭”,此殆裁截其首段為之。九十五字,前后片各四平韻。亦有前后片兩六言句夾葉仄韻者,有平仄互葉幾于句句用韻者。

水調歌頭(欽譜)簡介

《碧雞漫志》屬中呂調。毛滂詞名《元會曲》,張矩詞名《凱歌》。按《水調》乃唐人大曲,凡大曲有歌頭,此必裁截其歌頭,另倚新聲也。

水調歌頭(欽譜) 格律一 雙調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韻,后段十句四平韻 毛滂

  九金增宋重 八玉變秦馀 千年清浸 先凈河洛出圖書 一段升平光景 不但五星循軌 萬點共連珠 
  中中中中仄句中仄仄平平韻中平平仄句中中平仄仄平平韻中仄中平中仄句中仄中平中仄句中仄仄平平韻

此調以此詞及周詞、蘇詞為正體,若賀詞之偷聲,王詞、劉詞之添字,傅詞之減字,皆變體也。 此詞前后段不間入仄韻,宋詞俱如此填。其前段第三、四句,后段第四、五句,俱四字一句、七字一句,其七字句并作拗體。惟葛郯詞“翠光千頃,為誰來去為誰留”、“跳珠翻沫,轟雷掣電幾時收”,呂渭老詞“醉魂何在,應騎箕尾到青天”、“黃粱未熟,經游都在夢魂間”,劉過詞“日高花困,海棠風暖想都開”,“人生行樂,且須痛飲莫辭杯”,“誰”字、“雷”字、“騎”字、“游”字、“棠”字、“須”字俱平聲,與此異。 又前段起句,毛詞別首“金馬空故事”,辛棄疾詞“四坐且勿語”,葉夢得詞“修眉掃遙碧”。換頭三句,毛詞別首“雙石健,含古色,照新堂”,“石”字、“古”字俱仄聲。蘇軾詞“眾鳥里,真彩鳳,獨不鳴”,“彩”字、“不”字俱仄聲。辛詞“回首處,云正出,鳥倦飛”,“首”字、“正”字、“倦”字俱仄聲,俱與此詞異。譜內可平可仄據此,其馀參下平韻詞。

水調歌頭(欽譜) 格律二 雙調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韻,后段十句四平韻 周紫芝

  歲晚念行役 江闊渺風煙 六朝文物何在 回首更凄然 倚盡危樓杰觀 暗想瓊枝璧月 羅襪步承蓮 
  仄仄仄平仄句平仄仄平平韻仄平平仄平仄句平仄仄平平韻仄仄平平仄仄句仄仄平平仄仄句平仄仄平平韻

此詞前段第三句六字,第四句五字,后段第四句六字,第五句五字,與毛詞異。 按蘇軾詞“中年親友離別,絲竹緩離憂”、“故鄉歸去千里,佳處輒遲留”,葉夢得詞“倚空千嶂橫起,銀闕正當中”、“遙知玉斧初斲,重到廣寒宮”,正與此同。宋詞如吳文英、劉克莊、方岳,金元詞如蔡松年、王庭筠、元好問、趙孟頫,皆如此填。

水調歌頭(欽譜) 格律三 雙調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韻、兩仄韻,后段十句四平韻、兩仄韻 蘇軾

  明月幾時有 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  又恐瓊樓玉宇 
  平仄仄平仄句仄仄仄平平平韻仄平平仄平仄句平仄仄平平韻仄仄平平平仄仄韻仄仄平平仄仄韻

此詞前段第五、六句,后段第六、七句,間入兩仄韻。 按劉仲芳詞“極目平沙千里,惟見雕弓白羽”、“堂有經綸賢相,邊有縱橫謀將”。葉夢得詞“分付平云千里,包卷騷人遺思”、“卻嘆從來賢士,如我與公多矣”。辛棄疾詞“好卷垂虹千尺,只放冰壺一色”、“寄語煙波舊侶,聞道蒪鱸正美”。段克己詞“神既來兮庭宇,颯颯西風吹雨”、“風外淵淵簫鼓,醉飽滿城黎庶”,正與此同。但葉夢得詞“里”、“思”、“士”、“矣”,段克己詞“宇”、“雨”、“鼓”、“庶”,前后段同一韻,與此詞前后各韻者又微有別。此外,又有前段第五、六句押仄韻,后段不押者,或有后段第六、七句押仄韻,前段不押者,此則偶合,不復分體。

水調歌頭(欽譜) 格律四 雙調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韻、五葉韻,后段十句四平韻、五葉韻 賀鑄

  南國本瀟灑 六代浸豪奢 臺城游冶 襞箋能賦屬宮娃 云觀登臨清夏 碧月留連長夜 吟醉送年華 
  平仄仄平仄葉仄仄仄平平韻平平平仄葉仄平平仄仄平平韻平仄平平平仄葉仄仄平平平仄葉平仄仄平平韻

此詞第一句押韻,以平韻為主,其仄韻,即用本部麻、馬、祃三聲葉,間入平韻之內。宋人只此一體,并無別首可校。若其前段第三、四句,后段第五、六句俱作四字一句、七字一句,則與毛詞同,但不作拗體耳。

水調歌頭(欽譜) 格律五 雙調九十七字,前后段各十句、四平韻 王之道

  斜陽明薄暮 暗雨霽涼秋 弱云狼藉 晚來風起 席捲更無留 天外老蟾高掛 皎皎寒光照水 
  平平平仄仄句仄仄仄平平韻仄平平仄句仄平平仄句仄仄仄平平韻平仄仄平平仄句仄仄平平仄仄句

此與毛詞同,惟前段毛詞第四句系七字,此則添二字作四字、五字兩句異。

水調歌頭(欽譜) 格律六 雙調九十七字,前段九句四平韻,后段十一句四平韻 張孝祥

  雪洗鹵塵凈 風約楚云留 何人為寫悲壯 吹笛古城樓 湖海平生豪氣 關塞如今風景 剪燭看吳鉤 
  仄仄仄平仄句平仄仄平平韻平平仄仄平仄句平仄仄平平韻平仄平平平仄句平仄平平平仄句仄仄仄平平韻

此與周詞同,惟后段周詞第四句系六字,此則添二字作四字兩句異。

水調歌頭(欽譜) 格律七 雙調九十六字,前段九句四平韻,后段十句四平韻 劉因

  一諾與金重 一笑比河清 風花不遇真賞 終古未全平 前日青春歸去 今日尊前笑語 春意滿西城 
  仄仄仄平仄句仄仄仄平平韻平平仄仄平仄句平仄仄平平韻平仄平平平仄句平仄平平仄仄句平仄仄平平韻

此與周詞同,惟后段第五句添一字作六字折腰句法異。

水調歌頭(欽譜) 格律八 雙調九十四字,前后段各九句、四平韻 傅公謀

  草草三間屋 愛竹旋添栽 碧紗窗戶 眼前都是翠云堆 一月山翁高臥 踏雪水村清冷 木落遠山開 
  仄仄平平仄句仄仄仄平平韻仄平平仄句仄平平仄仄平平韻仄仄平平平仄句仄仄仄平平仄句仄仄仄平平韻

此與毛詞同,惟后段第一、二句減一字作五字句異。

水調歌頭(龍譜)簡介

唐朝大曲有《水調歌》,據《隋唐嘉話》,為隋煬帝鑿汴河時所作。宋樂入“中呂調”,見《碧雞漫志》卷四。凡大曲有“歌頭”,此殆裁截其首段為之。九十五字,前后片各四平韻。亦有前后片兩六言句夾葉仄韻者,有平仄互葉幾于句句用韻者。

水調歌頭(龍譜) 格律一 定格 蘇舜欽

  瀟灑太湖岸 淡佇洞庭山 魚龍隱處煙霧 深鎖渺彌間 方念陶朱張翰 忽有扁舟急槳 撇浪載鱸還 
  中仄仄平仄句中仄仄平平韻中平中仄平中句中仄仄平平韻中仄平平中仄句中仄平平中仄句中仄仄平平韻

前片第三、四句,后片第四、五句,可作上六下五,也可作上四下七。平仄可出入處頗多,須善掌握調配。

水調歌頭(龍譜) 格律二 夾葉仄韻格 蘇軾

  明月幾時有 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  又恐瓊樓玉宇 
  中仄仄平仄句中仄仄平平平韻中平中仄平中句中仄仄平平韻中仄平平中仄仄韻中仄平平中仄韻

搜韻君按:依定格附注,引原書例詞,補此詞格。

水調歌頭(龍譜) 格律三 平仄韻通葉格 賀鑄

  南國本蕭灑 六代浸豪奢 臺城游冶 擘箋能賦屬宮娃 云觀登臨清夏 璧月留連長夜 吟醉送年華 
  中仄仄平仄葉中仄仄平平韻中平中仄葉平中中仄仄平平韻中仄平平中仄葉中仄平平中仄葉中仄仄平平韻

搜韻君按:依定格及原書例詞說明,補錄該詞格。

水調歌頭詞牌名古詩詞(1022首)

1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宋·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宋詞三百首宋詞精選初中古詩高中古詩豪放中秋節月亮懷人祝福

2 水調歌頭·安石在東?!?宋·蘇軾

余去歲在東武,作《水調歌頭》以寄子由。
今年子由相從彭門居百余日,過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別。
余以其語過悲,乃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為戒,以退而相從之樂為慰云耳安石在東海,從事鬢驚秋。
中年親友難別,絲竹緩離愁。

故事抒情

3 水調歌頭·徐州中秋》 宋·蘇轍

離別一何久,七度過中秋。
去年東武今夕,明月不勝愁。
豈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載涼州。
鼓吹助清賞,鴻雁起汀洲。

中秋節詠物月亮抒懷

4 水調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 宋·蘇軾

落日繡簾卷,亭下水連空。
知君為我新作,窗戶濕青紅。
長記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煙雨,杳杳沒孤鴻。
認得醉翁語,山色有無中。

豪放山水寫景抒情議論

5 水調歌頭·送章德茂大卿使虜》 宋·陳亮

不見南師久,漫說北群空。
當場只手,畢竟還我萬夫雄。
自笑堂堂漢使,得似洋洋河水,依舊只流東?且復穹廬拜,會向藁街逢!
堯之都,舜之壤,禹之封。

宋詞三百首議論豪放愛國壯志

6 水調歌頭·中秋》 宋·米芾

砧聲送風急,蟠蟀思高秋。
我來對景,不學宋玉解悲愁。
收拾凄涼興況,分付尊中醽醁,倍覺不勝幽。
自有多情處,明月掛南樓。

中秋節飲酒抒情

7 水調歌頭·昵昵兒女語》 宋·蘇軾

歐陽文忠公嘗問余:“琴詩何者最善?答以退之聽穎師琴詩最善。
公曰:此詩最奇麗,然非聽琴,乃聽琵琶也。
余深然之。
建安章質夫家善琵琶者,乞為歌詞。

詠物音樂

8 水調歌頭·金山觀月》 宋·張孝祥

江山自雄麗,風露與高寒。
寄聲月姊,借我玉鑒此中看。
幽壑魚龍悲嘯,倒影星辰搖動,海氣夜漫漫。
涌起白銀闕,危駐紫金山。

豪放登高寫景長江抒情

9 水調歌頭·細數十年事》 宋·范成大

細數十年事,十處過中秋。
今年新夢,忽到黃鶴舊山頭。
老子個中不淺,此會天教重見,今古一南樓。
星漢淡無色,玉鏡獨空浮。

豪放中秋月亮思鄉

10 水調歌頭·游覽》 宋·黃庭堅

瑤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
溪上桃花無數,枝上有黃鸝。
我欲穿花尋路,直入白云深處,浩氣展虹霓。
只恐花深里,紅露濕人衣。

宋詞三百首紀游想象抒懷

11 水調歌頭·隱括杜牧之齊山詩》 宋·朱熹

江水浸云影,鴻雁欲南飛。
攜壺結客何處?空翠渺煙霏。
塵世難逢一笑,況有紫萸黃菊,堪插滿頭歸。
風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

重陽節勸勉人生哲理

12 水調歌頭·平生太湖上》 宋·佚名

平生太湖上,短棹幾經過。
如今重到何事?愁比水云多。
擬把匣中長劍,換取扁舟一葉,歸去老漁蓑。
銀艾非吾事,丘壑已蹉跎。

豪放愛國壯志

13 水調歌頭·題西山秋爽圖》 清·納蘭性德

空山梵唄靜,水月影俱沉。
悠然一境人外,都不許塵侵。
歲晚憶曾游處,猶記半竿斜照,一抹界疏林。
絕頂茅庵里,老衲正孤吟。

題畫抒情

14 水調歌頭·江上春山遠》 宋·葛長庚

江上春山遠,山下暮云長。
相留相送,時見雙燕語風檣。
滿目飛花萬點,回首故人千里,把酒沃愁腸。
回雁峰前路,煙樹正蒼蒼。

宋詞精選離別寫景

15 水調歌頭·秋色漸將晚》 宋·葉夢得

秋色漸將晚,霜信報黃花。
小窗低戶深映,微路繞欹斜。
為問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輕度,拚卻鬢雙華。
徙倚望滄海,天凈水明霞。

宋詞三百首豪放隱居生活憂國憂民

16 水調歌頭·我飲不須勸》 宋·辛棄疾

淳熙丁酉,自江陵移帥隆興,到官之三月被召,司馬監、趙卿、王漕餞別。
司馬賦《水調歌頭》,席間次韻。
時王公明樞密薨,坐客終夕為興門戶之嘆,故前章及之。
我飲不須勸,正怕酒樽空。

離別壯志難酬諷刺

17 水調歌頭·焦山》 宋·吳潛

鐵甕古形勢,相對立金焦。
長江萬里東注,曉吹卷驚濤。
天際孤云來去,水際孤帆上下,天共水相邀。
遠岫忽明晦,好景畫難描。

詠史懷古

18 水調歌頭·壬子三山被召陳端仁給事飲餞席上作》 宋·辛棄疾

長恨復長恨,裁作短歌行。
何人為我楚舞,聽我楚狂聲?余既滋蘭九畹,又樹蕙之百畝,秋菊更餐英。
門外滄浪水,可以濯吾纓。
一杯酒,問何似,身后名?人間萬事,毫發常重泰山輕。

答別感時撫事抒志

19 水調歌頭·舟次揚州和人韻》 宋·辛棄疾

落日塞塵起,胡騎獵清秋。
漢家組練十萬,列監聳高樓。
誰道投鞭飛渡,憶昔鳴髇血污,風雨佛貍愁。
季子正年少,匹馬黑貂裘。

豪放典故撫今追昔

20 水調歌頭·盟鷗》 宋·辛棄疾

帶湖吾甚愛,千丈翠奩開。
先生杖屨無事,一日走千回。
凡我同盟鷗鷺,今日既盟之后,來往莫相猜。
白鶴在何處,嘗試與偕來。

春游生活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秋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