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雞漫志》云大石調,又轉入道調宮,又轉入高宮大石調。姜夔詞注“雙調”。元高拭詞注“大石調,又大呂調”。蘇軾“赤壁懷古”詞有“大江東去,一樽還酹江月”句,因名《大江東去》,又名《酹江月》,又名《赤壁詞》,又名《酹月》。曾覿詞名《壺中天慢》。戴復古詞有“大江西上”句,名《大江西上曲》。姚述堯詞有“太平無事,歡娛時節”句,名《太平歡》。韓淲詞有“年年眉壽,坐對南枝”句,名《壽南枝》,又名《古梅曲》。姜夔詞名《湘月》,自注“即《念奴嬌》,鬲指聲?!睆堓嬙~有“柳花淮甸春冷”句,名《淮甸春》。米友仁詞名《白雪詞》。張翥詞名《百字令》,又名《百字謠》。丘長春詞名《無俗念》。游文仲詞名《千秋歲》?!逗材珪吩~名《慶長春》,又名《杏花天》。
此調有平韻、仄韻二體,凡句讀參差、大同小異者,譜內各以類列。
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東去》、《壺中天》、《湘月》。元稹《連昌宮詞》自注:“念奴,天寶中名倡,善歌。每歲樓下酺宴,累日之后,萬眾喧隘,嚴安之、韋黃裳輩辟易不能禁,眾樂為之罷奏。玄宗遣高力士大呼于樓上曰:‘欲遣念奴唱歌,邠二十五郎吹小管逐,看人能聽否?’未嘗不悄然奉詔?!保ㄒ姟对祥L慶集》卷二十四)王灼《碧雞漫志》卷五又引《開元天寶遺事》:“念奴每執板當席,聲出朝霞之上?!鼻敬?。宋曲入“大石調”,復轉入“道調宮”,又轉入“高宮大石調”。此調音節高抗,英雄豪杰之士多喜用之。俞文豹《吹劍錄》稱:“學士(蘇軾)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币嗥湟艄澯腥灰?。茲以《東坡樂府》為準,“憑高遠眺”一闋為定格,“大江東去”為變格。一百字,前后片各四仄韻。其用以抒寫豪壯感情者,宜用入聲韻部。另有平韻一格,附著于后。
念奴嬌(欽譜)簡介
《碧雞漫志》云大石調,又轉入道調宮,又轉入高宮大石調。姜夔詞注“雙調”。元高拭詞注“大石調,又大呂調”。蘇軾“赤壁懷古”詞有“大江東去,一樽還酹江月”句,因名《大江東去》,又名《酹江月》,又名《赤壁詞》,又名《酹月》。曾覿詞名《壺中天慢》。戴復古詞有“大江西上”句,名《大江西上曲》。姚述堯詞有“太平無事,歡娛時節”句,名《太平歡》。韓淲詞有“年年眉壽,坐對南枝”句,名《壽南枝》,又名《古梅曲》。姜夔詞名《湘月》,自注“即《念奴嬌》,鬲指聲?!睆堓嬙~有“柳花淮甸春冷”句,名《淮甸春》。米友仁詞名《白雪詞》。張翥詞名《百字令》,又名《百字謠》。丘長春詞名《無俗念》。游文仲詞名《千秋歲》?!逗材珪吩~名《慶長春》,又名《杏花天》。
此調有平韻、仄韻二體,凡句讀參差、大同小異者,譜內各以類列。
念奴嬌(欽譜) 格律一 雙調一百字,前后段各十句、四仄韻 蘇軾
憑空眺遠 見長空萬里 云無留跡 桂魄飛來光射處 冷浸一天秋碧 玉宇瓊樓 乘鸞來去
中平中仄句仄中平中仄句中中平仄韻中仄中平平仄仄句中仄中平平仄韻中仄平平句中平中仄句
此調仄韻詞以此詞為正體,若蘇詞別首“大江東去”詞、姜夔“五湖舊約”詞句讀參差,姜夔“鬧紅一舸”詞、張炎“行行且止”詞多押一韻,張炎“長流萬里”詞多押兩韻,及張輯、趙長卿詞之添字,皆變體也。
此詞前段第二句五字,后段第二句四字,第八句五字,前后段第四句皆七字,宋元人多如此填。
按辛棄疾詞前段第二、三句“問阿誰堪比,太真顏色”,“阿”字、“太”字俱仄聲。張元干詞第六句“荷芰波生”,“荷”字平聲。趙師俠詞后段第四句“回首重城天樣遠”,“回”字平聲。第五句“獨擁閒衾輾轉”,“獨”字仄聲。譜內可平可仄據此,馀參所采仄韻諸詞。若沈公述詞前段第五句“難托春心脈脈”,上“脈”字入聲。黃庭堅詞第八句“駕此一輪玉”,“一”字入聲。趙師俠詞第九句“蜂閒蝶怨”,“蝶”字入聲。趙長卿詞后段起句“竹外孤裊一枝”,“一”字入聲。趙師俠詞第五句“只管聲聲歷歷”,上“歷”字入聲。第九句“愁遮不斷”,“不”字入聲。張詞第十句“翠樓空鎖十二”,“十”字入聲。及譜內所采張炎詞前段第三句“平分一水”,“一”字入聲。姜詞前結“畫橈不點清鏡”,后結“舊家樂事誰省”,“不”字、“樂”字俱入聲。此俱以入作平,故不注可仄。
又本詞前結中上“歷”字,亦是以入替平,填者勿混用上、去聲字。
念奴嬌(欽譜) 格律二 雙調一百字,前段九句四仄韻,后段十句四仄韻 蘇軾
大江東去 浪淘盡 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 人道是 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 驚濤拍岸
仄平平仄句仄平仄讀平仄平平平仄韻仄仄平平句平仄仄讀平仄平平仄仄韻仄仄平平句平平仄仄句
此詞前段第二句三字,第三句六字,后段第二句五字,第三句四字,前后段第四句俱四字,第五句俱九字,與前詞異。宋元人如此填者甚少,故以前詞作譜。
《容齋隨筆》載此詞云:“大江東去,浪聲沈、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孫吳赤壁。亂石崩云,驚濤掠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b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處、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是、笑我生華發。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薄对~綜》云:“他本‘浪聲沈’作‘浪淘盡’,與調未協?!畬O吳’作‘周郎’,犯下‘公瑾’?!涝啤鳌┛铡?,‘掠岸’作‘拍岸’,又‘多情應是、笑我生華發’作‘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益非。而‘小喬初嫁’宜絕句,以‘了’字屬下句乃合?!?按《容齋》洪邁,南渡詞家,去蘇軾不遠,又本黃魯直手書,必非訛托?!对~綜》所論,最為諦當,但此詞傳誦已久,采之以備一體。
念奴嬌(欽譜) 格律三 雙調一百字,前后段各十句、四仄韻 姜夔
五湖舊約 問經年底事 長負清景 暝入西山 漸喚我 一葉夷猶乘興 倦網都收 歸禽時度
仄平仄仄句仄平平仄仄句平仄平仄韻仄仄平平句仄仄仄讀仄仄平平平仄韻仄仄平平句平平平仄句
此與“憑空眺遠”詞同,惟前后段第四句四字,第五句九字異。
按此詞第四、五句句讀,即“大江東去”詞體。因姜夔自注“《念奴嬌》之鬲指聲,轉入雙調?!辈梢詡潴w。
念奴嬌(欽譜) 格律四 雙調一百字,前段十句四仄韻,后段十一句五仄韻 姜夔
鬧紅一舸 記來時 嘗與鴛鴦為侶 三十六陂人未到 水佩風裳無數 翠葉吹涼 玉容消酒
仄平仄仄句仄平平句平仄平平平仄韻平仄仄平平仄仄句仄仄平平平仄韻仄仄平平句仄平平仄句
此亦與“憑空眺遠”詞同,惟前段第二、三句仍照“大江東去”詞體,及換頭句押短韻異。
按劉克莊“老夫白首”詞后段起句“嘗試。銓次群芳,梅花差可,伯仲之間耳”正與此同。
念奴嬌(欽譜) 格律五 雙調一百字,前段九句五仄韻,后段十句四仄韻 張炎
行行且止 把乾坤 收入篷窗深里 星散白鷗三四點 數筆橫塘秋意 岸嘴沖波 籬根受月
平平仄仄韻仄平平讀平仄平平平仄韻平仄仄平平仄仄句仄仄平平平仄韻仄仄平平句平平仄仄句
此亦與“憑空眺遠”詞同,惟前段起句即用韻異。
按劉儗詞“西風何事。為行人、掃蕩襟煩如洗?!秉S機詞“春愁幾許。似春云靄靄,連空無數?!狈皆涝~“花風初逗。喜邊亭依舊,春閒營柳?!本闩c此同。
念奴嬌(欽譜) 格律六 雙調一百字,前段十句五仄韻,后段十一句五仄韻 張炎
長流萬里 與沈沈滄?!∑椒忠凰」掳谞幜黧覆粵] 影落潛蛟騰起 瑩玉懸秋 綠房迎曉
平平仄仄韻仄平平平仄句平平仄仄韻平仄平平平仄仄句仄仄平平平仄韻仄仄平平句仄平平仄句
此亦與“憑空眺遠”詞同,惟前段起句用韻,后段起句藏短韻異。
念奴嬌(欽譜) 格律七 雙調一百一字,前后段各十句、四仄韻 張輯
嫩涼生曉 怪得今朝 湖上秋風無跡 古寺桂香山色外 腸斷幽叢金碧 驟雨俄來 蒼煙不見
仄平平仄句仄仄平平句平仄平平平仄韻仄仄仄平平仄仄句平仄平平平仄韻仄仄平平句平平仄仄句
此亦與“憑空眺遠”詞,惟前段第二句添一襯字異。
念奴嬌(欽譜) 格律八 雙調一百二字,前后段各十句、四仄韻 趙長卿
銀蟾光滿 弄馀輝 冷浸江梅無力 緩引柔條浮素蕊 橫在閒窗虛壁 染紙揮毫 粉涂墨暈
平平平仄句仄平平讀仄仄平平平仄韻仄仄平平平仄仄句平仄平平平仄韻仄仄平平句仄平仄仄句
此亦與“憑空眺遠”詞同,惟前段結句添二襯字作四字兩句異。
念奴嬌(欽譜) 格律九 雙調一百字,前后段各十句、四平韻 陳允平
漢江露冷 是誰將瑤瑟 彈向云中 一曲清泠聲漸杳 月高人在珠宮 暈額黃輕 涂腮粉艷
中平中仄句仄平平平仄句中中平平韻中仄平平平仄仄句中中平仄平平韻中仄平平句中平中仄句
此調平韻詞以此詞為正體,若張詞、葉詞之句讀參差,又換頭句押韻,曹詞之前后段第六句押韻,皆變體也。
此詞有陳詞、葉詞別首可校。按陳詞別首前段第三句“荻絮初殘”,“荻”字仄聲。第七句“水融沙甃”,“水”字仄聲。第九句“風燈漸暗”,“漸”字仄聲。葉詞別首“酒闌歌罷”,“酒”字仄聲。后段第四句“閒踏輕澌來薦菊”,“閒”字平聲。第五句“半潭新漲微瀾”,“半”字仄聲。第六、七句“紅葉無情,黃花有恨”,“紅”字平聲,“有”字仄聲。第九句“歸心如醉”,“歸”字平聲。譜內可平可仄據此,馀參所采三詞。
念奴嬌(欽譜) 格律十 雙調一百字,前后段各十句、四平韻 張元干
吳淞初冷 記垂虹南望 殘日西沈 秋入青冥三萬頃 蟾影吞盡湖陰 玉斧為誰 冰輪如許
平平平仄句仄平平平仄句平仄平平韻平仄平平平仄仄句平仄平仄平平韻仄仄平平句平平平仄句
此與陳詞同,惟后段第二句五字,第三句四字異。
念奴嬌(欽譜) 格律十一 雙調一百字,前段十句四平韻,后段十句五平韻 葉夢得
故山漸近 念淵明歸意 蕭然誰論 歸去來兮 秋已老 松菊三徑猶存 稚子歡迎 飄飄風袂
仄平仄仄句仄平平平仄句平平平平韻平仄平平句平仄仄讀平仄平仄平平韻仄仄平平句平平平仄句
此亦與陳詞同,惟后段第二句五字,第三句四字,又前后段第四句四字,第五句九字,換頭句押韻異。
念奴嬌(欽譜) 格律十二 雙調一百字,前段九句五平韻,后段十句六平韻 曹勛
半陰未雨 洞房深 門掩清潤芳晨 古鼎金爐 煙細細 飛起一縷輕云 羅綺嬌春 爭攏翠袖
仄平仄仄句仄平平讀平仄平仄平平韻仄仄平平句平仄仄讀平仄仄仄平平韻平仄平平韻平平仄仄句
此亦與陳詞同,惟前段第二、三句作九字一句,前后段第四句四字,第五句九字,又前后段第六句及換頭句俱押韻異。
念奴嬌(龍譜)簡介
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東去》、《壺中天》、《湘月》。元稹《連昌宮詞》自注:“念奴,天寶中名倡,善歌。每歲樓下酺宴,累日之后,萬眾喧隘,嚴安之、韋黃裳輩辟易不能禁,眾樂為之罷奏。玄宗遣高力士大呼于樓上曰:‘欲遣念奴唱歌,邠二十五郎吹小管逐,看人能聽否?’未嘗不悄然奉詔?!保ㄒ姟对祥L慶集》卷二十四)王灼《碧雞漫志》卷五又引《開元天寶遺事》:“念奴每執板當席,聲出朝霞之上?!鼻敬?。宋曲入“大石調”,復轉入“道調宮”,又轉入“高宮大石調”。此調音節高抗,英雄豪杰之士多喜用之。俞文豹《吹劍錄》稱:“學士(蘇軾)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币嗥湟艄澯腥灰?。茲以《東坡樂府》為準,“憑高遠眺”一闋為定格,“大江東去”為變格。一百字,前后片各四仄韻。其用以抒寫豪壯感情者,宜用入聲韻部。另有平韻一格,附著于后。
念奴嬌(龍譜) 格律一 定格 蘇軾
憑高眺遠 見長空萬里 云無留跡 桂魄飛來光射處 冷浸一天秋碧 玉宇瓊樓 乘鸞來去
中平中仄句仄平中中仄句中平平仄韻中仄中平平仄仄句中仄中平平仄韻中仄平平句中平中仄句
念奴嬌(龍譜) 格律二 變格一 蘇軾
大江東去 浪淘盡 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 人道是 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崩云 驚濤裂岸
仄平平仄句仄平仄讀平仄平平平仄韻仄仄平平句平仄仄讀平仄平平仄仄韻仄仄平平句平平仄仄句
念奴嬌(龍譜) 格律三 平韻格 葉夢得
洞庭波冷 望冰輪初轉 滄海沉沉 萬頃孤光云陣卷 長笛吹破層陰 洶涌三江 銀濤無際
仄平平仄句仄平平平仄句平仄平平韻仄仄平平平仄仄句平仄平仄平平韻仄仄平平句平平平仄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