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高拭詞注“仙呂調”。蘇軾詞有“缺月掛疏桐”句,名《缺月掛疏桐》。秦湛詞有“極目煙中百尺樓”句,名《百尺樓》。僧皎詞有“目斷楚天遙”句,名《楚天遙》。無名氏詞有“蹙破眉峰碧”句,名《眉峰碧》。
北宋時盛行此曲。萬樹《詞律》以為取義于“賣卜算命之人”。雙調,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兩仄韻。兩結亦可酌增襯字,化五言句為六言句,于第三字豆。宋教坊復演為慢曲,《樂章集》入“歇指調”。八十九字,前片四仄韻,后片五仄韻。
卜算子(欽譜)簡介
元高拭詞注“仙呂調”。蘇軾詞有“缺月掛疏桐”句,名《缺月掛疏桐》。秦湛詞有“極目煙中百尺樓”句,名《百尺樓》。僧皎詞有“目斷楚天遙”句,名《楚天遙》。無名氏詞有“蹙破眉峰碧”句,名《眉峰碧》。
卜算子(欽譜) 格律一 雙調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兩仄韻 蘇軾
缺月掛疏桐 漏斷人初靜 時見幽人獨往來 縹緲孤鴻影
中中中中平句中仄平平仄韻中仄平平中中中句中仄平平仄韻
此調以此詞為正體,若石詞之多押兩韻,徐、黃、張、杜四詞之添字,皆變體也。
蘇詞別首前段第二句“長憶吳山好”,“長”字平聲。譜內據之,其馀可平可仄,悉參下詞。
卜算子(欽譜) 格律二 雙調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韻 石孝友
見也如何暮 別也如何遽 別也應難見也難 后會難憑據
仄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仄仄平句仄仄平平仄韻
此與蘇詞同,惟前后段兩起句各用韻異。
卜算子(欽譜) 格律三 雙調四十五字,前段四句兩仄韻,后段四句三仄韻 徐俯
胸中千種愁 掛在斜陽樹 綠葉陰陰自得春 草滿鶯啼處
平平平仄平句仄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仄仄平句仄仄平平仄韻
此亦蘇詞體,惟后段起句用韻,結句添一字作折腰句法異?!豆藕茧s紀》無名氏詞前結“把定纖纖手”,后結“瞞不得、橋頭柳”,正與此同。
卜算子(欽譜) 格律四 雙調四十五字,前后段各四句、兩仄韻 黃公度
薄宦各東西 往事隨風雨 先是驪歌不忍聞 又何況 春將暮
仄仄仄平平句仄仄平平仄韻平仄平平仄仄平句仄平仄讀平平仄韻
此亦蘇詞體,惟前段結句作六字折腰句法異?!豆沤裨~話》無名氏詞前結“終不似、伊家好”,后結“滿目圍芳草”正與此同。
按,黃童和此詞前段結句“奚止朝朝暮暮”句法又異。
卜算子(欽譜) 格律五 雙調四十六字,前段四句兩仄韻,后段四句三仄韻 張先
夢短寒夜長 坐待清霜曉 臨鏡無人為整妝 但自學 孤鸞照
仄仄平仄平句仄仄平平仄韻平仄平平仄仄平句仄仄仄讀平平仄韻
此亦蘇詞體,惟前后段兩結句俱六字異。杜安世“尊前一曲”詞正與此同。
按黃庭堅此調詞前后段兩起句“要見不得見,要近不得近”,“禁止不得淚,忍管不得悶”,“見”字、“淚”字俱仄聲,連用四“不得”字,皆以入替平之法,因謔詞不入。
卜算子(欽譜) 格律六 雙調四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韻 杜安世
深院花鋪地 淡淡陰天氣 水榭風亭朱明景 又別是 愁情味
平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平平仄句仄仄仄讀平平仄韻
此與張詞同,惟前后段起句俱用韻異。
按《玉照新志》“蹙破眉峰”詞正與此同,但此詞前后段第三句第七字仄聲,各家則用平聲也。
卜算子(欽譜) 格律七 雙調四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兩仄韻 《花草粹編》無名氏
幽花帶露紅 濕柳拖煙翠 花柳分春各自芳 惟有人憔悴
平平仄仄平句仄仄平平仄韻平仄平平仄仄平句平仄平平仄韻
此詞見《花草粹編》,《本清湖三塔記》,亦蘇詞體,惟后段結句七字,添二襯字異。
卜算子(龍譜)簡介
北宋時盛行此曲。萬樹《詞律》以為取義于“賣卜算命之人”。雙調,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兩仄韻。兩結亦可酌增襯字,化五言句為六言句,于第三字豆。宋教坊復演為慢曲,《樂章集》入“歇指調”。八十九字,前片四仄韻,后片五仄韻。
卜算子(龍譜) 格律一 定格 蘇軾
缺月掛疏桐 漏斷人初靜 誰見幽人獨往來 縹緲孤鴻影
中仄仄平平句中仄平平仄韻中仄平平仄仄平句中仄平平仄韻
卜算子(龍譜) 格律二 定格(加襯字) 蘇軾
缺月掛疏桐 漏斷人初靜 誰見幽人獨往來 縹緲孤鴻影
中仄仄平平句中仄平平仄韻中仄平平仄仄平句中仄平平仄韻
搜韻君按:據原書例詞,補錄此詞格。